都市文档在线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2022-08-05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一

从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支持的房贷巨头被接管,到雷曼、美林等华尔街投行大鳄倒闭或被收购,美国主要金融机构的危机令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人今年6月份关于“次贷危机正在走向终结”的乐观判断沦为笑谈,更在中国掀起了轩然。“两房”危机尤甚,因为,中国是美国机构债券名列前茅的外国持有者,而考虑到中国对外资产结构中官方外汇储备占2/3左右,中国公众不能不对国家储备资产的安全表示关心。惟其如此,我们在评估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时需要冷静,自乱阵脚无助于捍卫中国利益。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杀伤力最大的途径之一就是资产缩水,从全球市场形成早期直到现在,莫不如此。1890年,伦敦巴林兄弟投资银行对阿根廷债权发生支付危机,当年10月纽约也发生金融危机,致使巴林银行几乎于11月倒闭,倘若不是英格兰银行行长威廉·利德代尔(william lidderdale)全力以赴牵头组织银团担保基金救助,用不着等到100年后尼克·里森出马,巴林银行早已作古了。

中国现在即使不是美国最大债权人,至少也是最大债权人之一,中国投资者在美国持有大量证券资产。所以,无论是“两房”,还是雷曼、美林等华尔街投行大鳄,他们的危机都会损害中国海外资产的价值。而“两房”危机通过这条渠道对中国的潜在冲击又比华尔街投行危机的潜在冲击大得多,因为,中国持有前者债券规模比持有后者债券规模大得多。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至少有7家中资银行持有雷曼债券或对雷曼的贷款债权,但其规模都不算大,金额(或风险敞口)从兴业银行的3360万美元到工商银行的1.518亿美元不等,而且以高级债券居多,如招行持有的7000万美元雷曼债券敞口中,高级债券有6000万美元,占85%以上。wwW.0519news.Com而据美国官方统计,截止今年5月末,中国内地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已经高达4333亿美元;社会上不少据此惊呼中国面临4000亿美元损失,甚至有将此数字提高到5000亿美元的。有些虽然并不认为这笔债券会全部损失,但认为两大房贷巨头将被迫发行票面利率更高的新债券,从而导致其旧债券市场价值下降,给老的债券持有人造成账面损失。这些说法固然引人瞩目,公众对此的高度关注确实也体现中国国民的爱国热忱,但深入思考之后当发现上述评估未免失之夸张。

夸张之一在于对中国持有两房债券规模的估计。中国内地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并不全部是两房债券,持有两房债券的中国内地投资者并不只有国家外管局储备管理司一家,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企业、居民个人都是投资者,尽管他们的持有量与外管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上文所述中国内地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数据并不等于中国外汇储备中两房债券数额,而是要少不少。

夸张之二在于混淆了国家官方储备和商业性投资者不同的运营方式,从而高估了这笔资产安全性所受到的冲击。在安全、流动性和收益三大投资目标中,官方储备管理必然要比商业性机构更追求安全和流动性,对收益性的追求没有那么强烈,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国家外管局在选择购买债券品种和管理的实践中,不会也不应该追求频繁买卖获取资本利得收益,主要还是持有债券到期收回本息。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中国储备管理部门倘若真的指望依靠卖出未到期债券获得资本利得收益,恐怕结果多半会是压低债券市价,反而令自己受损。在这样一种“购买——持有”管理模式下,无论债券市场行情如何变动,只要能够到期按照票面金额支付本息,那么持有者就没有任何损失。那么,两房债券能到期支付本息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尽管从账面资产衡量,房利美、房地美两大房贷巨头已经如同1190年代后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那样“技术性破产”,但他们“太大不能倒”,其资产合计高达5.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38%,一旦破产倒账,美国联邦净金融负债将超过gdp,更将危及美国金融体系和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全局。鉴于目前还不是战争年代,无需采用拒绝偿债的方式打击特定外国;鉴于尽管我们永远不能忽视或低估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但此时并非美国对中国痛下杀手的好时机,运用两房债券赖账方式打击中国对美国自己损害也很大;无论美国权势集团内部有多少争议,美国必须救助两房,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到期兑付本息是有保证的。事实上,美国最后表决接管两房的法案时,曾经异议的国会两院几乎是一致通过。

当然,如果债券持有人遇到流动性短缺,即使其本意是持有债券到期,他也需要提前出售债券获取现金;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债券市价下跌,债券持有人就将受损。但中国储备资产规模巨大,今年5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达17969.6亿美元,即使假定上文所述4333亿美元美国机构债券持有额全部是外管局持有的良方债券,并从外汇储备余额中剔除,剩余外汇储备规模也高达13636.6亿美元。加之中国债务指标稳健,20xx年,中国外债偿债率为1.98%,债务率为27.84%,负债率为11.52%,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14.40%,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也继续处于高位,在可预见的未来,即使遭遇大规模投机性货币攻击,中国也有足够支付能力,无需提前卖出债券应付到期支付需求。

当然,两房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没有某些所说的那样夸张,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无视这场危机的警示。我们还是需要作出多方面努力,从源头上削减这类风险。

首先是努力调整、优化对外资产结构。这种调整优化无疑要包括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调整,因为正如上文所述,中国持有两大房贷机构的巨额债券。而且,尽管他们的参议院已于9月11日批准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计划,尽管他们的财政部和联储已于9月13日宣布出手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但从freedom works组织主席matt kibbe之类非官方人士到某些美国议员,美国权势集团中一些人已经发话,声称美国不应为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担保,这样是以美国纳税人的钱来为外国投资者承担风险。中国应当自行承担损失,理由是所有赞助企业(gse)发行的债券都声明并非由美国担保,这些债券的投资人既然获得了高于美国国库券的回报,也就相应理当承担其中的风险。时至今日,不管上文所提的3760亿美元债券数字是增多还是减少,不管其中有多少是官方外汇储备,又有多少是民间投资,这场风波已经足以告诫中国的和民间摆脱对美国评级机构的盲目崇拜,充分重新评估美国各类金融工具的真实风险等级。

不仅如此,在更高的层次上,这场风波更警告我们必须优化整个对外资产结构。是的,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对外资产大国,20xx年末对外资产高达22881亿美元,国际投资净头寸10220亿美元,但中国对外资产中官方储备所占比重过高,在对外支付能力已无问题的情况下,对外资产过度集中子官方储备的副作用正日益凸现。正由于官方储备资产过高,我们的对外资产不得不过多地集中于各类债券,直接投资等其他资产所占比例太低,才使得我们可能沦为美国两大房贷机构危机的最大外国受害者。我们不是没有提出要调整、改善这种对外资产结构,但至今调整结果不尽如人意,20xx年末储备资产占对外资产总额的66%;20xx年末官方储备资产15349亿美元,占对外资产总额的67%,比20xx年末的比重反而略有提高,表明我们还需努力。

两大房贷机构危机还向中国正在热烈谈论的放松贸易政策敲响了警钟。不错,在可预见的未来,出口仍将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主力之一,币过度升值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可能导致中国出口贸易急剧失速,从而重创整个宏观经济,甚至动摇社会稳定。国际竞争原则也要求我们不可盲目抛弃出口,给中国的竞争对手创造机遇,最终反而有损中国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就是“滞胀+危机”,两大房贷机构的困境又进一步加深了危机的冲击,那么,我们就确实需要做好政策调整的准备,一旦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国内经济失速到一定程度,便及时调整包括贸易政策在内的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与此同时,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从紧缩急剧转向扩张,也给我们树立了成功的先例。但我们仍然需要牢记,巨额贸易顺差依然是宏观经济外部失衡的表现,不仅由此转换而来的外汇占款是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和通胀压力输入的主渠道,而且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量可能让我们面临更多的房利美、房地美危机冲击。所以,两大房贷机构的危机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恶化中国外部经济环境而提高了放松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提高了我们遏制顺差增长的必要性。假如我们需要调整贸易政策,就必须在这两点之间求取理想的平衡,更不用说提升优化结构是我们不可牺牲的永恒目标了。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二

中国gdp趣谈:你身在一个“富可敌国”的省份吗?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许多省份的gdp也已经达到了“富可敌国”的份量。左边的地图显示了中国各个省份的总gdp和人均gdp与世界上哪些国家相当。

比如广东省,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印度尼西亚,而江苏省和浙江省则差不多跟瑞士一样富有。虽然这些省份的gdp或多或少地存在虚报的情况(各个省公布的gdp总和比中国国家公布的总gdp多了10%),但因为统计和修正的方式存在差异,并不能就此否定中国的经济数据。

除了总gdp,中国各省其他的经济数据表现如何?广东的出口量与韩国不相上下,江苏则与并驾齐驱。上海的人均gdp虽然离香港和澳门还有一段差距,但已经赶上了石油王国沙特伯(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在这些沿海省份大放异彩的同时,内陆省份展示了另一个极端。贵州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那里的人均收入与印度相当。虽然全中国都使用同样的购买力平价换算率,但贫穷省份的物价比富裕省份的物价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中国省份差异性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平等。

20xx年年初,中国国家公布,全国20xx年gdp总量达471564亿元,增长速度为9.2%,增速虽与20xx年相比有所下滑,但在欧债危机、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的增速依旧笑傲全球。

然而高速的gdp增长并不能真正地转化为民众的幸福指数,中国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wWW.0519news.CoM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三

【摘要】失业问题是随市场经济产生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自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各国都将失业问题列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并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治理。而我国作为的人口大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失业问题 特点 原因 解决对策

我国的失业人口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口。即具有非农户口,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工作意向并在积极寻找,而且在劳动部进行登记了的公开失业者;二是下岗职工中的失业者。所谓下岗职工,是指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三是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中的失业者;四是高校毕业生中的失业者,指那些由于工作岗位有限或就业愿望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青年学生。①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一直以来不断增加,到20xx年已增至847万人。在中国长期处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从传统产业分流出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1998~20xx年,国有企业累计下岗2818万人。20xx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地方流动就业的人数已超过9800万人,是1990年1500万人的6倍以上,20xx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wWW.0519news.Com农民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迅速增加,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此外,中国青年人口规模大,每年新成长劳动力数以千万计,青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70%左右。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历年毕业生人数如表1:

20xx年毕业生总人数达到495万人。而20xx年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xx年增加64万人。然而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持续下滑。

从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失业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见表2。

其次,失业人群的年轻化。以前,由于国企改革而下岗的职工多为40-50人员。这些人年龄偏大,且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也有所欠缺,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所以,为了企业将来更好的发展而下岗,也可以理解。而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却也加入了失业大军,每年这些大学生为了找到工作而四处奔波。失业人群的年龄越来越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赶不上新增的失业人数。数据显示,20xx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5万人。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831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7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有5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7万人。而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④可见,虽然经济迅速发展,并且每年可以带来更多新的项目工程和就业机会,却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第四,失业与空岗并存。一方面大量的失业人员和毕业生在到处寻找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和企业每年也会提供相当多的就业岗位,却总是存在着失业与空岗同时存在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目前的失业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人口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在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虽然一直以来坚持计划生育的政策,我国还是处于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长的阶段,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超过千万。再加上已有的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了对其的需求。在这样庞大的人口压力下,对有限岗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此导致的就业压力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结构性因素。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并且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课题组(20xx)年的研究,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而东部地区是主要的输入地。20xx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比例为67%。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70%是在东部地区,且多聚集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等。⑤由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城镇人员就业必然会造成很大压力。再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就要求市场重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以适应其变化。因此,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低、专业技能落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被淘汰产生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失业与空岗并存的现象。此外,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原因,也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

第三,我认为还有许多人为因素。首先,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歧视现象,主要包括对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户籍等方面的求职者的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如现在的许多和企业在招聘时只招收男性员工;在工资报酬方面,具有相同学历和教育水平的男女员工,一般男性员工的工资会高于女性,女性的竞争力明显低于男性,且失业率也高于男性;有的还对招收员工的高矮、胖瘦做出限制;还有的或企业只招收具有城市户口的员工,而拒绝持有农村户口的人,或对持农村户口的工人给予低工资。虽然我国近几年在佣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男女平等对待,且在部分地区取消了户籍差异,但上述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有所改善,却没有根本消除。其次,一些人的择业观念也存在问题。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想拿高薪、坐高位,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遇到低于自己预期的工作就不想做;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儿挫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不思进取。

如果说前两个因素是客观因素,需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那么,第三个因素则是主观因素,需要我们从自身寻找原因,从主观上转变观念,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业问题的存在。

对于如何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失业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给出了他们的看法。我认为,可以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来采取措施,这不仅需要国家相应的政策,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来降低中国的高失业率,让更多的人找到工作。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从主动方面,首先,调整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投资周期短,资金投入量不多,技术含量不高,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这样每年可以吸收大量的失业人员。积极发展小城镇服务业来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创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岗位,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其次,正确处理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增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为劳动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完善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降低劳动力在寻找职业中的成本。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国家可以在就业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鼓励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构成的劳动力进行合理流动。建立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由于合同期过长造成的对人员流动的阻碍,取消对劳动力流动和城市企业雇佣外地劳动力的直接或间接限制,形成全社会劳动力自由选择、公平竞争、人尽其才的就业格局。

第三,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适当扩大就业税收优惠的对象及范围。在妥善解决好失业群体中最困难的国企下岗人员失业问题的同时,对城镇新增劳动力自主创业也应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待遇。这对于扩大就业总量,缓解我国的失业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应该加大对再就业的资金投入,对就业有困难的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

第四,鼓励、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求职者转变择业观念。国家要积极推行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方式的职业培训,以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日后寻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要转变求职者的择业观念。鼓励失业人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一些“4050”人员就可以从事那些就业门槛低,对技术和资金都要求不高的行业。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要鼓励他们转变以前那种只去大城市、只赚高工资的心理,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

另外,从被动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保障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缓解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1997—20xx年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年均增长4%。到20xx年底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1187万人,按制度规定,城镇参加失业保险覆盖率为78%。从1998年至20xx年,国家共为2400多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险待遇和再就业服务。20xx年全年,全国有59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另有86万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领取了一次性生活补助。⑥

综上所述,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国的失业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更具有中国特色。因此,要解决好中国的失业问题,就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和把握其中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当前的失业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出自李薇辉.薛和生主编《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上海出版社 20xx年3月第1版 第156-157页.

②数据出自《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20xx年4月

④数据出自《20xx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⑤出自袁志刚著《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理论和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xx年7月第一版 第32页

⑥数据出自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著《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理论和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xx年7月.

[2] 李薇辉 薛和生主编《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上海出版社 20xx年3月.

[3] 靳英华著.《我国双重转变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天津出版社 20xx年10月.

[4] 杨伟国著.《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xx年5月.

[5] 胡学勤,秦兴方编著.《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9月.

[6] 牛润霞著.《技术变迁中的失业问题研究》,出版社,20xx年7月.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四

摘 要: 作者讨论了对市场经济改革的几点看法。关于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方面,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坚持市场取向,新世纪经济改革的主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总的看是成功的,不容否定的。关于价格改革,较早较明确提出市场化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行政定价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换。

关键词: 市场经济,经济改革,价格改革,国企改革

研究经济改革问题,是中国经济学家最值得引为自豪的工作和责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中国建设事业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迅速走上富民强国的金光大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中国党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落后的中国,经济迅速起飞。到20xx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列车还在向前飞驰。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就一定能在20xx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研究改革开放问题,是中国经济学家的天职,也是中国经济学家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的绝好机会。

第一,关于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方面。wWw.0519news.COm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坚持市场取向,1992年更明确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改革初期,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不是应当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是不是应当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理论界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我个人自认为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和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并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意见有过争论。发表在《改革》1990年第2期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与市场取向改革》一文,比较集中地表明了这一点。

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推进的方针。在这个问题上,1987年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戴园晨、陈东琪等经济学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名义,向国家体改委和提出了改革和发展都要“稳中求进”的思路,现在看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书中《经济发展和改革都要稳中求进》一文,也反映了这一主张。

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但还很不完善,因此,新世纪经济改革的主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完善过程中,改革仍面临攻坚任务。为什么还要攻坚?主要是有些改革会受到某些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抗。因此我在几篇文章中都力主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和推动,只有这样,深层次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xx年以来,经济增速达两位数,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突出,粗放扩张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日显紧迫。怎样转变?我多次写文章,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主要靠深化改革。只有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才能使经济社会转向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第二,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上和理论界分歧最多、争议最大,有几年在(即人大和政协会议)前后几乎都掀起过大的争论,可见国企改革的困难和复杂。我的认识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国企改革的部署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方向是正确的,应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改革初期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经验不足,被一些人钻了空子,造成一部分国有资产流失,有的还触目惊心,有相当一部分下岗和早期退休职工生活困难等,但决不能把国企改革概括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事实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国有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竞争力得到加强,20xx年发布的进入世界500强的内地22家企业全部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也大幅度增加。所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总的看是成功的,不容否定的。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我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提出了几个观点,这里作一简要介绍。一是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过程中要继续适当收缩战线,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加强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使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降到20%,只要能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能在

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要着力加快企业改革步伐,特别是大力推进制股份制改革,改变迄今为止大量特大型企业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和国有独资状况,积极引进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改善产权结构。三是认为将来保留国有独资和控股的主要是百家左右的企业,它们是国有经济的主干,各省市分别保留二三十家大中型有优势的骨干企业。四是主张加快推进和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中要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而且即使属于自然垄断性业务,也可通过特许经营权拍卖等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此同时,加强监管和社会监督。五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在明确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后,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将迅速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将逐渐成为大中型企业的主要形式。

第三,关于推进市场化价格改革方面。我在1983~1993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主要研究中国价格改革问题,发表多篇(本)论着。中国经济改革实践是先着重从改革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因此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一直走在各项改革的前列,甚至可以说是一枝独秀。那个时候价格改革成效特别突出。因为那时中国还处在短缺经济年代,推进价格改革。一旦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市场上的商品就会像泉水般涌流出来,市场上各种商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实行多年的凭票证供应商品的状况短短几年就变为敞开供应,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亲身感受到经济改革、价格改革带来的好处,感受到市场化改革的“魔力”,从而由衷地支持改革、拥护改革。

关于价格改革,有几点我觉得可以介绍一下。一是较早较明确提出市场化价格改革主张,认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行政定价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顺价格关系,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正确的市场。二是明确主张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应向市场单轨制过渡,反对向计划单轨制过渡。这同我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是相呼应的。三是认为推进价格改革要排除通货膨胀的干扰,因为一旦出现中位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不仅价格改革无法迈出实质性步伐,如1988年价格“闯关”很快就鸣金收兵,而且会造成不合理的比价复归。四是提出了广义价格改革概念,认为价格改革不应只局限于物质产品和劳务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即狭义价格改革,还应包括和逐步发展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即广义价格改革。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物质产品和劳务市场化价格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后,要重点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价格改革。只有这样,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五是初步探讨了价格改革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有:价格改革主要是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要点是实现从行政定价为主到市场定价为主的过渡;放活微观价格和控制宏观价格有机结合;价格改革要逐步推进,一调(调整价格)二放(放开价格)三挂钩(同国际市场价格挂钩);既要理顺价格关系,又要稳定价格水平;从狭义价格改革发展为广义价格改革,等等。六是认为目前应着力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节能减排,都必须着力推进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20xx、20xx年cpi上涨率不高,是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最有利时机,不应坐失良机。

中国经济改革还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如何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形成完善、定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我愿意同大家一道,继续研究经济体制创新面临的新问题,继续探索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

论文网在线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五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 现状与成因 透析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效 管理 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从我国企业管理的整体情况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趋于弱化的境地,表现为无标准控制、有标准也无法控制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因素所致。

 1 内部控制的现状

1.1 没有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企业内控体系

同前,我国 上市 、国有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着内容不完整、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企业只具有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如 财务 控制 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 经济 合同 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还末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遇到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时才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偏重于事后控制而忽视事前的顶防控制,如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和控制很少涉及;比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而忽视对行为者的控制;有的企业内部控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还有些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业务性质等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切实际,偏离控制重心。

1.2 内部控制在执行中失效

内部控制重在执行。很多上市、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严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会计 信息的严重失真。WWw.0519news.coM

近年来,有些企业尤其是上市,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 成本 、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 债务 不实等等。尤其是一些为了上市,不惜编造财务报表,美化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一旦上市以后,为了取得配股权,避免因为连续亏损达不到的要求而被st、pt乃至摘牌退市,上市往往长期隐瞒重大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2)费用支出严重失控。

有些为了搞活经济,给予领导和部门经理相当大的业务费用开支权限,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加上少数人员缺乏主人翁精神与节约意识淡薄,将公款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盈利的企业减少了利润,使本来微利的企业出现亏损,使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

(3)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有的国有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 管理 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 运输 、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 会计 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 经济 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当前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科学论证,造成决策失误。二是利用改制、重组,转移资产和利润。有一家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把部分优良资产转移到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企业变成空壳,甚至资不抵债,而合作前企业却有高额利润。三是利用职权拘私舞弊,为配偶、子女谋私。

 2 企业内部控制软化的原因

2.1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外部原因

企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系统,它总是处于一定的 社会 环境 之中,受到经济、 、 法律 等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实施当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发挥。

(1)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是内部控制不受重视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休制改革前,我国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调控模式下,经营管理服从于国家的指。具有浓厚的 行政 管理色彩。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的政企分开在执行中并不彻底。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改头换面但仍然存在的主管部门,基于权利和利益的双重考虑,仍把持着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企业在客观上并无经营自。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领导在客观上还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吃“大锅饭”的思想,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缺乏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的意识。对经营不善企业的盲目保护机制,又进一步助长了这种思想。另外,企业在选拔和任用管理人员时仍然受到封建家长制、终身制的影响,缺乏对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和约束。企业的管理理者往往由主管部门任命而非 选举,选拔时往往重表现、轻业务能力,经营失败者不是“撤位”而是“挪位”。这种用人制度无法保证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能够满足经营管理的要求,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

(2)外部监督的乏力使企业缺少健全完善内部控制的压力。

为了督促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监督(如 财政 、 审计 、税务、 证券 监管等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 注册会计师 、社会等的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如此庞大的监督休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横向的信息沟通,监督体系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三是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不力,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尚未形成类似cos报告的权威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从法规建设上,我国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检查与评价缺乏统一的 指导 依据。现有的内部控制规范主要存在着观念滞后、协调性差、内容不完整的缺陷。

2.2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因素的不利影响是内部控制薄弱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

(1)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要求企业的人员具备胜任的工作能力和正直的品行。但从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人员的素质远未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由于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负有主要责任,管理者的素质自然成为决定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现代资本运营的理念和技术,经营管理上存在着短期行为,缺乏长远的内部控制观念。

除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缺陷外,一些企业的 管理 者在品德操守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有的企业管理者只知道利用职权牟取私利,根本不关心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的企业管理者甚至公然指使 会计 人员篡改凭证、作假账、编制虚假的 财务 报告。以st郑百文为例,为了能让本不具备上市资格的郑百文上市圈钱,郑百文的领导专门组建了几个作假账的班子,把各种财务报表、指标做得一应俱全。原先的亏损变成了盈利,在强大的掩护下蒙混过关。

除了管理者的素质以外,企业普通员工的素质特别是会计人员的素质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普遍偏低,职业 道德 素质堪忧。很多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依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相关的财经法规、准则制度了解甚少,工作时只凭长官意识办事。根本谈不上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提高企业的 经济 效益。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甚至为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使得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2)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机制失衡。

内部控制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使管理范围增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职能逐步分解,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方权责、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相关团体的合法权益。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多为“形备而实不至”,未达到内部权力制衡的效果。以大体上建立了治理结构的 上市 为例,它们大多由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而成。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成为我国上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企业改革之前,这些上市的前身——一国有企业以所有权取代经营权,改革完成之后又过于强调“放权让利”,走向了经营权取代所有权的极端,造成终极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很多的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叠。“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管作用难以发挥,监事会形同虚设。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又直接受企业经理的领导,财务监督被架空。这种不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导致了许多内部人集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内部控制不能有效运行,滥用职权、管理效率低下、会计信息失真、贪污的现象不可避免。

(3)信息沟通不畅。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按照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职责。良好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供的信息却无法达到及时、完整、真实的要求。在郑亚集团内部,信息沟通系统几乎不存在。集团从不核算 成本 信息,不计算 投资 回收期及投资回报率,也不收集 市场 方面的信息。资金被大量娜用,却不知去向何方。

(4)内部 审计 的监督乏力。

要确保内部控制被切实执行、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 环境 的变化,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可是在我国很多企业中却存在着缺乏监督的状况,这与内部审计职能的弱化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企业的监督工作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的。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设置上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大多数的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企业的经营者负责,任何事情都是领导说了算,属下(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内)无发言权。很多审计人员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懂得不多。缺少行使监督职能所必需的职业技能。有些审计人员还身兼多职,连起码的性也不具备。这种情况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只能是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成因。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如 财政 部、、、银监会、28日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六

上期专栏写了新股上市之“堵”,本期写一个“等”字。因为《理财周刊》上周刚刚评选出的20xx中国理财市场关键字是“等”。那人们都在等什么呢?

关心的人们等换届,美国选总统,换领导,日本换首相;关心经济的人们等复苏,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全球社会动荡;关心楼市的人们等房价,xxx的房价逆势回稳,边缘城市的房价跳水下跌,华人热衷的海外楼市购销两旺;关心股市的人们等机会,中国的“钻石底”若隐若现,美国的道琼斯屡创新高。

过去三年的股市如卧虎藏龙,虎年、兔年年年下跌,直到龙年末才勉强站住沪指两千点,20xx年是蛇年,期望能给投资人带来一个迟来的牛市。提出了“双倍增”的经济发展目标,到20xx年实现经济增长的倍增很容易,但若同时达到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中国经济以往享有的“人口红利”就消失了,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即将结束,所以只能依靠“改革红利”和产业升级。从这个角度看,“双倍增”的目标是一个产业转型和制度变革的目标,必将带来居民财富的增长。所以说,今年人们“等”的是来年的“财”!

产业转型靠什么?人们在实体经济中苦苦寻找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结论却是比较悲观的。www.0519news.coM道理很简单,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实体经济面临生存危机,中国企业的未来简单地说就是有一种三分法:三分之一停业,三分之一活着,三分之一升级。原来面向海外市场的代工企业必然面临产能过剩,20xx~20xx年的产能扩张也对加剧产能过剩带来了影响,而这些过剩产能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将永远不能再恢复生产了。因为闲置产能超过一定时间就是废弃产能,有些企业是由于老板跑路而主动废弃,统计资料中显示的过剩产能中有些早已是废弃产能了!

在我看来,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一靠城市,二靠货币,金融业将是驱动增长与创新的主引擎。所以我近期多次讲到:再梦沪指三千点,莫将色眼乱空心;经济复兴看股市,大国崛起靠创新。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论上只承认劳动创造财富和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而这两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就是人们心灵中的“有色眼镜”,遮住了面对现实的智慧之光。只要摘下这一双“色眼”就会看到真实的市场经济:在城市化基本完成的发达国家,除了德国经济之外,几乎所有的富裕国家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总量高于实体经济总量,全球25个超级都市圈承载的财富总量高达全球财富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人们常说:无工农不稳,无金融不富。

从金融业的发展看,产业资本和金本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产融结合以实体为主导,金融业创造了两种主营业态,一是钱庄,二是票号。在这个时代,中

转贴于都市文档在线 www.0519news.com

国引领世界金融业,史上记载最早的纸币是“成都交子”。在第二阶段,产融结合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特别是在美国建国之后,债务经济自成体系,负债资产被社会接受为财富,金融业又创造了两种主营业态,一是银行,二是财政。在这个时代,欧美引领全球金融业,如金融寡头摩根说的一句名言:只有黄金是钱,其他皆为信用。在第三阶段,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支点创造了一个自我循环,证券化成为金融业的主线,又创造了两种主营业态,一是证券,二是基金。在这个时代,喧嚣的投资人成为全球化市场的主宰,投资理财的产业化把金融业直接升级为风险财富制造业,从而使虚拟经济升级为财富创造的主导。与此同时,城市化的浪潮则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富贵险中求,财富即风险。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从一个实体经济占主导的工业化国家逐渐升级为虚拟经济占主导的城市化国家,因此会经历一次思想和生活的“凤凰涅槃”,人们将在泡沫经济的升腾中驱动创新,挑战风险!

转贴于都市文档在线 www.0519news.com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七

一、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的法律基础

1、《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第2款规定“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2、《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预售人应当在签约之日起30日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向县级以上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第13条还规定:“开发企业未按本办法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预售商品房的,责令停止预售、补办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已收取的预付款1%以下的罚款”。

3、《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27条第2款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商品房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和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备案”。WWW.0519news.cOm

上述条款是我国现行法律对商品房预售进行登记备案的规定,不难看出国家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的立法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管理,对房地产开发商预售商品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以保护预购人的合法权益,进而防止预售期间“一房多卖”现象的发生。但是如何理解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的法律性质?经登记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能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效力,未经办理登记备案又能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此类法律规定并未予以明确。那么,地方性法规对此是否加以补充,对该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呢?我们通过对上海和广东两地的相关规定进行,发现目前对该制度的认识与做法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与分歧:

1、《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第32条规定:“下列房地产权利的文件,当事人应当备案登记:(1)商品房预售及变更合同;……当事人未办理前款所列文件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可见,其认为登记备案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对抗要件,不否认未经登记备案的预售合同的法律效力,但没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2、《珠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第47条规定:“商品房预售人不依法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造成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可见,其认为登记备案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生效要件,没有登记备案的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无效并得不到法律保护的。

3、《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第38条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应当按房地产登记机关的规定将预售房地产的买卖合同向房地产登记机关备案”。第61条还规定:“房地产开发商预售房地产,未按规定将房地产买卖合同报登记机关备案而预售房地产的,由主管机关对转让人处以转让价款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转让人持有房地产开发资质证的,可视情节轻重做出警告、不予资质年审或者吊销房地产开发资质证的处罚”,可见,其认为未经登记备案不影响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民事法律效力,但开发商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任。

二、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的性质与法律效力

由于国家未曾对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的性质有明确的界定,各地对此的做法也极不统一,那么,如何对该制度进行正确地认识与对待,就成为方家进行与探讨的一个热点。

笔者认为,商品房预售的登记备案制度可以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可以避免和预防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的作用。但该制度本身并不是一种物权登记,它使购房者取得了对尚未实际存在即尚在建的商品房的具有物权性质的期待权,而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只赋予了商品房预售登记行政上的意义,却未赋予其法律强制上的意义。如果将登记备案的行政义务与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民事法律效力捆绑在一起,显然是不符合XX法理论及相关法律规定的。

一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管理法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从行政立法与民事立法的分工来看,同样应当将违反行政性规定的行为后果与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后果分开处理。行政立法是为了调整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其行政处罚方式多种多样,不但可以进行行政处罚,还可以进行经济制裁,甚至可以两者并用。但民事立法却是为了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但不具有处罚性质。当这两种法律关系存在时,尚不存在争议;当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发生竞合时,同样应由这两种法律规范各司其责任,分别处理。如果以违反行政性规范为由而牵涉到民事行为无效,就相当于是用行政法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从而混淆了两种规范的分工界限。从法理上来讲,行政法律规范的效力和适用范围,仅能限于行政法律关系本身,而不能越权涉及至民事法律关系,这是市场经济和社会法制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只有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了这种强制性规范的后果为无效时,才能依法认定这种行为无效。否则,只能按照相应的行政法规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或经济制裁。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登记备案只作为一种行政意义上的义务,并非合同的生效要件,其所登记的是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约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传统XX法中,登记制度是针对不动产的物权归属和变动而设计的,而预售的商品房是在建设中的期房,在买卖时还未建好,也不可能和现房那样成立完整意义上的房屋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更谈不上因物权的变动问题而产生对期房产权的登记。同时按照我国现行的“房屋登记是房屋所有权的制唯一公示方法”的原则,购房人在办理产权转移登记之前只能是债权人,不可能取得所购房屋的所有权,因此,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登记备案也无法产生如同产权转移登记那样的对抗力的顺位保留的效力。

故此,可以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登记备案性质上应为国家对商品房预售所为的行政管理行为和措施,不是确认合同效力的必备条件,与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民事法律效力是没有关系的。对此,近年来的广东省乃至最高的相关司法解释也都做过明确的确认。其中,广东省高院《关于合同法施行后认定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效力问题的指导意见》第19条曾规定:“预售合同未经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不影响预售合同的效力”,20xx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最高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第1款也作了同样的规定:“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三、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的制度缺陷与补救正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只 赋予了商品房预售登记行政上的意义,却未赋予其法律强制上的意义,致使商品房的预售登记成为一个摆设,并导致商品房的一房多售和商品房抵押与预售的冲突,无法真正起到保护购房人之权益,维护财产交易安全的功能与作用。当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对一个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并不产生任何影响,最多只承担一些行政处罚责任的时候,它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这样,承购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不良房地产开发商的不法侵害也就难以避免了。

也正因为如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房屋多次销售给不同的人,也可以待楼价上涨后卖给他人赚取更高的利润。于是,商品房的一房多售、抵押后预售、预售后抵押的现象就多了起来,不久前在深圳发生的“香珠花园”事件,开发商一房多卖涉及房屋247套,涉案金额2亿多元;在上海发生的“天天花园”事件,279套房产被开发商卖了600多次,一套房产竟重复卖了7家;还有被数百业主和诸多媒体闹得沸沸扬扬的号称“广州生态第一盘”的“广地花园”事件,开发商涉嫌骗贷,重复售楼资金过亿元……

此类恶意侵害买受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到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的不良事件在当前我国房地产法律体系业初步建立和完善,主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不断加强的今天,为什么还是会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笔者认为除了我国商品房市场仍处于发育阶段,市场主体的一些经营行为尚需规范、相关的法律仍需完善、行政管理无法到位、未能对整个市场给予严格地法律监督等诸多大环境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的强制力度不够,未能够赋于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的准物权效力,从而真正保护购房人最关心最需要的物权。

如果能将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上升到实质意义上法律强制的高度,则必然要求将登记作为预售合同的生效要件,从而使得经过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这一公示程序,使该合同约定的债权取得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这样,才能强制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必须到有关部门进行合同登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登记使合同产生公示和公信的法律效力,对抗第三人的购房行为和不良开发商的欺诈行径,减少商品房预售的纠纷,通过行政部门的登记监管行为,彻底打破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商品房预售套取资金、企图达到一本万利的美梦,从制度上杜绝房地产登记与管理上的漏洞,从而达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秩序,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之根本目的。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篇八

[摘 要] 新世纪以来,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方兴未艾,原因是存在一套动力机制的支持。这篇文章就是从风险资本来源、投资行业、投资阶段、人才和市场,以及中国大陆行将推出创业板等方面对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最后对进一步合作的障碍提出建议。

[关键词] 风险投资合作 动力机制

一、引言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也称作创业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纵观全球,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以及中国等是风险投资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风险投资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 进入新世纪,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方兴未艾,原因是背后存在一套动力机制的支持。学术界对中国大陆和地区创业投资发展的研究较多,但对两岸合作的研究较少,相关文献中也没有提出两岸合作的动力机制问题。本文从风险资本来源、投资行业、投资阶段、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对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期望对两岸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合作带来启示。

二、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

1.两岸风险资本来源互异

首先,两岸风险资本区域来源差异悬殊。20xx年~20xx年,大陆的海外风险资本加速上升,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从5%上升到55.63%;而地区风险资本绝大部分来源于岛内,20xx年~20xx年,岛内风险资本额比例均高于92%。其次,两岸本土风险资本部门来源差异较大。WwW.0519news.COM20xx年本土风险资本额来源于法人和投资机构的占56.18%,个人占15.28%,占4.55%;而大陆来源于个人的风险资本额比例只占3%,资本高达32%。可见,第一,地区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很强的能力,而中国大陆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不多且能力较弱,主要依靠海外资本。第二,地区风险渠道比较完备,个人投资比例甚至超过金融机构,而大陆来源于的风险资本是个人资本的10倍,表明大陆民间资本尚属保守,还需要基金的引导。因此,如果两岸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合作,既可以相互补充资金来源,又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2.两岸投资行业错位选择

以20xx年为例,无论按投资项目还是投资金额比重,两岸获得风险投资前四名的行业均不相同:地区是半导体、光电、电子工业、传统制造业,而中国大陆是狭义it、传统产业、能源环保、ic或通讯工业。岛内半导体、光电、电子工业、传统制造业已趋于成熟,资讯工业、生物科技、数字内容等行业正蓬勃发展,所以未来风险投资仍将集中在以上行业。而大陆受到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影响,风险投资者倾向于大陆“反周期”性的传统行业,比如餐饮、酒店、零售、医疗等关系民生的行业。随着对节能减排的重视,能源环保也将成为投资大陆的一个热点。因此,风险投资选择的行业仍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而大陆风险投资将围绕传统产业,这种投资行业的错位选择构成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有利条件。

3.两岸投资阶段和趋势互补

国际上将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划分为五个发展时期:种子期、创建期、扩张期、成熟期和重整期。通常投资于越早的时期,风险越大但回报率也越高。新世纪以来,大陆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在种子期和创建期最多,如图1所示。种子期的案例数比例从20xx年的28%下降到20xx年的20%,创建期的案例数比例则在后三年持续上升了13%,扩张期和成熟期也总体上升,体现出大陆风险投资由种子期和创建期向后期转移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大陆规避风险的传统理念和尚未健全的退出机制抑制了投资前期的积极性。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集中在扩张期和成熟期,如图2所示。成熟期的案例数比例从20xx年的22.1%持续上升到20xx年的27.4%,扩张期的案例数小幅下降4.3%,而在这一时期,创建期呈现升降波动,种子期总体上升,可知风险投资正从扩张期、成熟期向前期转移。因此,投资阶段和投资趋势的互补形成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又一动力。

4.地区有人才优势

最近十年,中国大陆风险投资业的起落锤炼出一批既熟悉国际资本市场和产业发展动向,又了解国内投资市场的风险投资英才,但英才数量屈指可数。新风险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风险投资就只有从“老牌”基金那里“挖角”,这样就导致专业投资经理流动过盛。而过多的人才流动不仅会引起之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会使新团队的不稳定性增加。相比之下,地区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储备丰富,20xx年专业投资经理人就有402人。如果能引进的风险投资人才,就能有效缓解大陆人才瓶颈问题,同时有利于风险投资人才的职业拓展。

5.大陆有市场优势

目前,岛内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日趋成熟,很难再发掘质量俱佳的风险投资产业。此外,资本市场低迷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岛内风险投资案源明显不足。1996年~1999年,风险投资年均案例数为10.9件,然而2000年~20xx年,这一数字下降到4.1件。相比之下,大陆的科技成果和项目资源比较丰富。20xx年,大陆风险投资业呈现爆发性增长,全年风险投资案例数达到741件,比20xx年增长约一倍。由于大陆经济增长前景被普遍看好,加之提出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的发展战略,大陆未来案源储量可谓丰富。因此,大陆广阔的风险投资市场是吸引台商前来投资和合作的强大动力。

6.大陆创业板推出是长期利好

长期以来,由于大陆风险投资本土退出渠道的缺失,获得风险投资的大陆企业退出完全依赖于纳斯达克、香港创业板等境外资本市场。这就意味着大陆风险投资业的表现很大程度上由境外资本市场的走向及其对“中国概念”的认可度决定。20xx年5月1日,中国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讨论和筹备10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在20xx年10月底上市,这对大陆风险投资业发展是一项重大、长期的利好。20xx年上半年,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但外资风险投资对设立币基金热情不减,此时大陆创业板逆市崛起,预示着未来几年仍将是大陆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良好时机。对于熟悉大陆环境的风险投资者,大陆筹资、大陆退出,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一条主要路径。

三、结论与建议

海峡两岸风险资本来源互异、投资行业错位选择、投资阶段和趋势互补、有人才而大陆有市场,以及大陆行将推出创业板等方面构成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但是目前两岸风险投资合作规模较小,形式简单,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各种障碍阻挠了合作的深入。20xx年上台执政,两岸经贸往来打开新局面,如迅速推动两岸三通、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银行机构可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和开办业务等等,但是在风险投资领域仍然没有相关政策。因此,两岸逐步消除政策障碍是推进风险投资进一步合作的关键。大陆方面要减少对资本的管制,健全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两岸风险投资事业的深入合作。

参考文献:

[1]迟宝旭 钟甫宁:中国大陆与省创业投资形势的对比 [j].哈尔滨:商业研究,20xx(8):99~103

[2]单玉丽:构建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平台的探讨[j].南京:世界经济与,20xx(6):96~100

[3]吕宏程 赵国忻:扩大海峡两岸风险投资的合作[j].杭州:浙江金融,20xx(8):39~41

本页网址:

https://www.0519news.com/mianfeilunwen/jingjilunwen/110199.html

《2022年经济论文汇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 都市文档在线 ✪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445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