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档在线 > 报告 > 调研报告

乡镇社会维稳调研报告十篇

2022-04-08

调研报告】导语,我们所阅览的本篇文章共有37738文字,由殷力泽经心修正,发表于都市文档在线(0519news.com)!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乡镇社会维稳调研报告十篇假若你对这类文章有更多的感触,请告诉我们!

乡镇社会维稳调研报告 篇一

乡镇社会维稳调研报告1

一、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京州省云和市的西北部,距离云和市中心约20公里,东北与本市的东陂镇相邻,东南与本市的保安镇相隔,西南与连南县的小龙林场相壤,西北与南湖省江东县的码市镇交界,北面与本市的丰阳镇相连。全镇面积611.03平方千米,有总人口约8.3万人,下辖18个村委会。

二、综治维稳机构设置情况

镇党委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和综治维稳工作,全镇设综治中心1个,综治专职人员有5人、成员单位有6个,人员有15人,下辖18个维稳工作站,每个维稳工作站有人员2-3人,镇维稳中心办公场所有建筑面积120余平方米,并建立镇、村、组三级防范体系,镇级以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为主,村级以治保调解委员会、治安专业联防队为主,村民小组以村组长、老党员、群众积极份子为辅,采取轮流值班、分配巡逻,负责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维稳工作形势仍然严峻,重点维稳人员多,特殊人群管理对象较多、多,还有一些历史积案未能处理,导致出现个别缠访、重访现象。

2、在深入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创建平安细胞方面财力非常有限,宣传覆盖面纵深还不够,部分村组重视仍显不够,基础宣传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3、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案件线索排查力度不够深入,未能做到多角度、全方位拓宽案源渠道,广泛收集和甄别案件线索。各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在上报线索与案件进展的时候无法保证及时性和完整性。

4、镇与南湖省江东县的码市镇主要存在山林、用水、个人纠纷等方面的民事纠纷,民事纠纷问题解决不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发生时间较久远、情况复杂、涉及人员多,两镇缺少了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对解决民事纠纷造成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般的山林纠纷,如存在没相关林权证、协议或合同的情况下,要解决山林纠纷就非常困难。

四、工作建议及对策

一、认真落实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整治治安乱点,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我镇高度重视矛盾化解问题的处理,制定了《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成立镇矛盾纠纷、化解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防止矛盾激化酿成,使得矛盾纠纷的排查以及调处落实到位。一是立即落实建立健镇、村两级矛盾化解机制,共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萌芽状态,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二是开展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和医疗、农业农村及水利建设等行业领域治理的排查化解。三是落实开展排查化解涉疫情防控衍生的矛盾纠纷,目前我镇排查无发现有涉疫情矛盾纠纷。

二、落实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多措并举,部门联动,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发动,大力提升群众对的法律意识。由我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和法律顾问组成的的法律宣讲团,开展普法宣传,并制定了干部职工年度学法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干部网络学习和自学的方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同时组织各村、各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法治学习交流,使决策、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观念深入基层。充分调动了全镇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提升群众对法律意识。

三、落实对重点人群的监管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管控体系,防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最大限度消除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二是建立吸毒人员“一人一册”管理体系,目前我镇共建立吸毒人员档案200余份。定期联系吸毒人员,更新其状态信息,确保吸毒人员在管在控;

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确保对接好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工作。联合村委会共同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帮教工作,加快其融入社会。

五、积极妥善解决边界问题,建立互助互信边界关系

一是码市镇、镇两镇应当保持良好沟通与交流活动,不仅要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协作,还要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加强信息共享和有效、通畅的沟通,两镇站在两省友好互助的高度下,全力促进两镇和谐稳定的发展,遇到重大的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召开专题分析研判会、研讨会、调解会议等方式解决两镇的民事纠纷问题。二是遇到较重大的民事纠纷问题,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应该由市委市牵头成立市一级的相关调解工作组,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这样既能促进民事纠纷有效、快速的妥善解决,体现了云和市委市对湘粤两省民事纠纷问题的重视。三是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摸排调查,对排查出来的民事纠纷加大力度逐项进行调处,避免出现民事纠纷问题越积越多的情况,确保两镇群众的利益得到及时的解决。乡镇社会维稳调研报告2

为进一步推动我镇综治、维稳工作,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巩固“平安后柳”建设,为助力创建“三宜石泉”奠定坚实的基础。11月底至12月初后柳镇人大在镇综治办的协助下,通过电话及走访的方式,对镇域内综治、维稳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全镇综治、维稳工作的基本情况

后柳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辖14个村1个社区,共105个村民小组13754人,围绕镇级综治委员会建立15个村级治保委员会。各综治维稳成员单位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深化“平安后柳”建设为载体,以解放思想、转变执法理念为核心,紧紧围绕县委、县安排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加强综治、维稳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突出加强政法队伍执法公信力建设,突出加强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全镇综治、维稳工作创新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保障公平正义和服务改革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领导重视,综治、维稳工作全面开展

1、综治、维稳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在镇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把综治、维稳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做到了各项综治、维稳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真正把维稳的职能落实到基层,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大接访和党政领导干部下访活动稳步推进,解决维稳问题成效显著。按照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1月开始,开展班子成员大接访活动,镇班子成员以周为一轮回,一周至少接访一次,在镇党群服务大厅、各自本身包抓的村、综治办进行接访。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包案领导亲自接访、亲自下访,深入一线,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突出问题的解决落实,一大批疑难复杂和重信重访、久拖不决的案件得到了息诉罢访,这些案件的办结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镇党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临一线,实地调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整合力量,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成效明显

按照上级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镇、村综治维稳机构及人员配置,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办、扫黑办等职能部门力量,加强巡查。镇党委、高度重视基层治保、调解工作,切实加强了村委会、调解委员会、“红袖章”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加强和完善了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综治、维稳网络体系,基层综治、维稳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各项基础工作在基层得到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在基层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基层得到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的大局得到巩固和发展。“大综治、大维稳、大发展”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基本建立,各类社会矛盾得到积极有效的化解

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最实际、最及时、最急需的群众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评估、化解工作机制,把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把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办、扫黑办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多渠道解决争端的工作机制。坚持镇每半月集中排查一次,村每个星期排查一次,在敏感日、重要节日和重要会议活动期间进行专项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调处化解,一时难以化解的能够及时向镇综治办报告并落实好稳控措施。截至目前,全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6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共受理各类件52余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率为100%,书记民情三本账共收集72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率为100%,确保镇域无进京非正常和发生。

(四)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不断提高物质保障水平,社会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解决经费困难的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以党委为主导,以奖代补、社会参与、形式多样“拼盘式”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有力地增强了对不稳定因素的管控能力,促进了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深入落实,促进了平安建设的长远发展。

1、源头治理和治安防范力度加大。在坚持“严打”的同时,综治、维稳工作要紧紧围绕影响本地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严厉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狠抓综治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工作,重视和加强社会面的控制,合理调整警力部署,加强了场镇、社区治安防控,大大提高了全镇见警率和一线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社会面,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求的重点地区和重要时段,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2、特殊人群管控工作有序开展。吸毒人员排查管控、违法青少年帮教、排查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20xx年接收2名社区矫正人员,1名完成矫正,转入安置帮教,1名正在矫正中。

3、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镇中小学、幼儿园分别配备了专业保安队伍,制定分管领导联系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强化职能部门职责,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全镇未发生涉校恶性案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综治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维稳工作认识不够深入,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真正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

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

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工作中对本辖区稳定使命认识不清地放者,责任意识不强,履行综治、维稳职能不到位,不敢管、不愿管、怕麻烦,怕承担责任。与上级部门协调工作不够,致使一些问题久拖不决。

(二)经费保障仍有薄弱环节

虽然积极探索了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技防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但在有的薄弱环节上仍然存在投入总量上不足的实情,加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拨付到基层的经费更加不足,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名存实亡,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综治、维稳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警力不足、交通工具滞后给我镇正常开展综治、维稳工作带来困难。由于警力不足,抓综治、维稳工作的人员紧缺;

镇、村综治专干一兼多职,且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综治、维稳队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职业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群防群治工作某些环节仍然脆弱。

3、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有待创新。

(四)社会矛盾仍较复杂,处置难度仍然较大

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承包土地纠纷、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家庭情感纠纷、脱贫攻坚引发的矛盾纠纷等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时有发生,群体闹事隐患仍然存在。

三、意见和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综治、维稳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综治、维稳是巩固“平安后柳”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社会稳定工作,把综治、维稳工作列入重中之中的工作任务来抓,把“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天职”,即守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协调发展。

(二)继续积极探索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技防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聘用人员的报酬。

(三)积极探索解决综治、维稳工作的人员紧缺问题,确确实实配齐、配强、稳定综治、维稳工作人员。综治、维稳工作者牢固树立为服务的意识,加强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综治调解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并充分调动基层治保调解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普法方式,改进普法方法,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普法质量。

(四)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承包土地纠纷、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家庭纠纷、脱贫攻坚引发的矛盾纠纷等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提前化解不稳定因素。

乡镇发展高效农业的调研报告乡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二

乡镇发展高效农业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努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全镇,以企带农增加效益的新格局。但是,我镇的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镇委镇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的成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深入剖析原因,对症下药求突破。 

针对我镇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面滞后的状况,镇党委、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剖析原因,着力寻找突破口。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造成我镇目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仍抱住传统农业不放,对高效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接受能力差,心中没底,顾虑重重,不愿也不敢走高效农业之路。二是对农民引导不力,缺乏有力的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扶持,没有建立有规模、有特色的示范点,未能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农民群众对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观望的多,实际介入的少,议论的多,行动的少。三是未能充分理顺眼前利益和长远收益的关系。在省加大对种植水稻、小麦的补贴,以及稻麦价格上涨后,农民不愿意在发展经济作物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认为种植稻麦两季不但不赔钱了,还能稍有积余,就已经满足了,舍不得再多花农本搞高效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生怕搞不好会血本无归。我们认识到,宣传发动不到位,造成群众观念保守,是我镇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我们决心以宣传发动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投入,快速推进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逐步在全镇形成规模产业带、特色农业区,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一是在领导力量上进行重点倾斜。切实把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做到亲自过问,并督促各个项目的有效实施;

分管领导专职跟踪,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建设到位;

抽调农业技术人员分村定点提供技术支撑,进行对口支持,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建成一个1000亩连片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完成1个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二是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养观念。通过走出去观摩的方法,带领规划区内的干部群众到周边先进地区观摩学习,促使他们走出传统种植的思维定势,自觉进行高效规模种养尝试。同时,强化引导,让全镇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发展高效农业的行列之中。三是不失时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摸准市场行情,找准产业定位,发挥资源优势,鼓励村组干部和种养能手大胆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确保高效益。四是制订激励措施。在省、市、县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我镇将从镇有资金中拿出10万元,扶持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五是搞活流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保证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卖出好价钱。

三、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我镇将充分挖掘本镇的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特经作物。一是依托邻近县城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重点在赵市村、汪群村、薛垛村发展500亩连片的大棚蔬菜种植,做到时令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一起上,确保大棚不空茬,实现效益最大化,力争亩收益年均达到1万元以上。同时要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品种,形成特色,确保在供应本地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打入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二是依托龙头企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整合稻米加工企业,提高稻米加工的品位和档次,创名牌、抢市场、进超市,推动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组织农户形成种养联合体,积极挂靠外地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使农户不愁出路,安心发展。三是依托流通优势,拓展高效农业发展空间。我镇将克服交通不便捷的困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对镇内的农民经纪人进行培训,组建农民经纪人协会,在无锡、上海等地设立销售窗口,构建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为发展高效农业搭建平台。

四、建立考核机制,加快高效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对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并明确各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成立督查考核小组,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农技农经人员服务到田头农户,帮助农民进行算帐对比,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金融服务,保证高效农产品产得出、长得好、销路畅,真正为农民增收发挥“高效”作用。认真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使优惠政策进村入户,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对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进行量化考核积分,纳入到全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予以经济处罚;

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并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强烈氛围,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快速发展。

  

  

 

关于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三

乡镇是我国基层的国家机关,搞好乡镇建设,对于加强基层建设和法制建设,让广泛地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巩固专政的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就乡镇人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一、目前乡镇人大工作的基本情况

经过这次调查,总体上看,我区各乡镇人大都能以法律赋予的职权为依据,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本乡镇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开展人大工作,比较好地履行了法律赋予的职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工作中各乡镇人大都能把坚持党的领导、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主动接受党委的领导,凡是乡镇人大以及人大代表的重要活动,都事先向党委请示汇报,取得党委的同意和支持;

同时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能及时向党委汇报,取得帮助和支持。大部分乡镇人大主席或副主席都能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和自主开展工作的关系。通过请示汇报,沟通协商,取得了党委的大力支持,乡镇人大工作能够在党委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进行。

2、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履行监督职能。经济建设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我区乡镇人大工作来看,都能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抓,围绕本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查视察,开展监督检查,提出意见建议。我县基本上是农业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三农”问题,事关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各乡镇人大要求乡镇要加大农业投入,举办科技培训班,引进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各乡镇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

3、依照法律规定,适时开展调查视察活动。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的重点工作,对带有全局性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视察是我区乡镇人大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调查视察活动中,各乡镇人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加以解决,确保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农村的贯彻实施,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4、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广大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是对每一名代表的要求。目前,各乡镇人大通过走访联系代表,督办代表意见,支持代表行使职权,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二、当前乡镇人大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人大的履职状况与法律和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

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乡镇人大能积极行使监督职能,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监督的效果不够理想。首先,代表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乡镇人大一年一度的人代会还算正常,在人代会上,代表们能就工作报告对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改进工作。但会后代表各奔东西,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做某些具体工作,实施人大监督就无从谈起。其次,由于监督缺乏一系列制度保障,这就使监督对象对乡镇人大的权威尊重不够,尤其是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只重视乡镇党委、乡镇的领导,忽视人大的监督。再次,因为乡镇党委、的负责人员是本乡镇的核心决策人员,握有事实上的和财权,这就使乡镇人大在开展监督活动时,往往“心有余悸”,不敢放开监督。

2、乡镇人大代表的素质与担负的职责不相适应

乡镇人大代表是乡镇的“组织细胞”,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乡镇人大履行职权的质量。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乡镇人大代表的整体文化程度较低,素质不高,这使得有些代表的责任感不强,认识不到人大代表所肩负的使命,有的仅将人大代表看作“荣誉称号”,缺乏代表意识。有些代表由于文化较低,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书写及口头表达能力,很难胜任代表工作。有些代表的活动能力较差,不能将选民的利益要求,通过自己的代表活动与其他代表形式共识,缺乏魄力。由于代表自身素质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镇人大职权的正常行使。

3、乡镇人大履职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要使乡镇人大较好地履行其职权,必须在、经济、制度等方面给人大开展工作予以保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上述几个方面的保障不够健全。一是在经济支持上缺乏保障。乡镇人大代表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一般没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乡镇人大代表开展工作时所需文件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都无固定经费来源,每次都是靠人大主席临时找乡镇长批。二是代表活动时间上没有保障制度。三是人大系统干部职工的待遇上没能得到很好保障。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有职务的得不到很好的交流,无职务的难以得到提升,至使他们工作积极性不够高,不利于乡镇人大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几点建议

1、正确处理好乡镇人大与党委、的关系

乡镇人大、乡镇党委、乡镇是乡镇权力系统中的三个中心,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各自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一方面乡镇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乡镇党委应充分尊重乡镇人大的法律地位。乡镇要树立法制意识,自觉接受乡镇人大的监督,做到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必须主动报请人大审议、批准。另一方面乡镇人大在工作中要与乡镇党委、多沟通,各项工作尽可能得到党委、的支持。

2、上级人大应加强对乡镇人大的监督与指导

县级人大由于地位的特殊性,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监督指导,能给乡镇人大强有力的支持。一方面县人大的重视和支持,能使乡镇人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使乡镇人大在开展工作时,能放开手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乡镇人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乡镇人大干部的编制、职级、待遇、提拔、使用及人大的办公条件等问题,县级以上人大可向同级党委提出建议,督促加以明确、落实。这样,可使在乡镇人大工作的同志感到不低人一等,安心于乡镇人大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镇人大的影响

乡镇人大履行职权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知之甚少。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镇人大的影响,使各方对乡镇人大的地位及作用有足够的认识,自觉地维护乡镇人大的权威。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及电视、电台等媒体加大《监督法》、《----法》及《地方组织法》中对乡镇人大地位及职权规定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使群众真正了解乡镇人大的地位和职权是法定的,自觉地维护乡镇人大的权威。另一方面,要充分宣传在乡镇人大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好的经验,使群众明白乡镇人大是能够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是为民做主的机构,扩大乡镇人大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4、加强乡镇人大的制度建设

要使乡镇人大顺利地开展工作,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第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扩大乡镇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范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镇工作增多,职能扩大,其工作需要规范的事项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新的形势必然要求进一步扩大乡镇人大的职权范围。第二,对乡镇人大行使决定权的程序做进一步规定,使乡镇人大的决定权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由于《地方组织法》对乡镇行使决定权的范围只是作了原则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乡镇人大普遍反映落实决定权有困难,致使一些乡镇人大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5、加强乡镇人大系统的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鉴于乡镇人大没有常设机构,工作主要靠乡镇人大干部组织代表开展的特点,一定要强化乡镇人大干部队伍建设。要力争做到乡镇人大干部同乡镇党委、干部保持三个大致一样:一是年龄上大体一样,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人选的年龄要梯形安排,既要有老同志,也要有新同志。二是在提拔交流使用的频率、级别、节奏上大体一样,在乡镇人大工作实绩突出的主席,可以提拔、交流任县(区)级人大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副书记,不能形成干部一到人大工作就提拔无望。三是在待遇和办公条件上大体一样,人大干部的、经济待遇要与同级党委、同级干部一致,不应有歧视。

6、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素质

乡镇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对乡镇人大正确履行职权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必须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的素质。首先,要坚持代表当选条件。当选代表必须具备条件、品德条件、文化条件、能力条件,既具有参政议政之能,又具有参政议政之德。其次,科学确定代表结构,这就要求处理好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方面代表的比例。在乡镇人大主要是普通群众代表与干部代表的比例,要防止把乡镇人代会变成干部会。要使人大代表真正代表。再次,要做好代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代表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熟悉人大及代表行使职权的方式和程序,为履行代表职责做准备。关于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调研报告2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也是群众行使当家作力的最实现的表现形式,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地位重要、意义重大。为全面掌握我区镇人大工作情况,促进镇人大依法履职,湾里区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围绕加强和改进镇人大工作深入各镇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区镇人大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近年来,全区各镇人大坚持以习中国特色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制度的重要思想,按照转发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区委相继与时俱进推动人大工作发展的意见,坚持党的领导、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开创了新局面。

(一)党委更加重视。切实加强了党对人大工作领导,人大工作纳入了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工作听取汇报、集体研究并切实推进。党委书记适时带头参加人大及其代表活动。各镇人大主席团配备了主席或副主席,且基本不再参与行政分工;

镇人大办配备了办公室主任或工作人员,人大干部配齐配强并相对减少了,保障了工作人力、精力到位。

(二)人大更加作为。各镇人大按照和省、市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和区人大常委会《各镇人大工作实施细则》,与时俱进推动和发展人大工作。从20xx年,每年举行了二次人代会;

规范了“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室)”建设;

组织开展了接待选民、代表述职等活动,支持和保障了代表履职;

首次启动了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等,展现了人大应有作为。

(三)更加支持。各镇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逐步增强。除了依法在上向人大代表作、财政工作报告外,从20xx年起,选择一至两项工作向人大作专项工作报告;

重点工作邀请人大代表视察并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人大工作经费基本都纳入了年初镇本级财政预算、积极保障到位。

(四)代表更加积极。在“区镇联动、上行下效”的大环境下,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换届以来,举办镇人大代表学习班2场次,培训代表300人次。开展“精准脱贫代表在行动”活动,帮扶困难户群众300人次。积极参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征集月”活动,征集民生事实项目150余件。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接待群众90余批次。在人代会议和闭会期间,累计提交意见建议179件。

(五)群众更加认可。近年来,各镇人大及代表坚持以为中心,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反映民生,积极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努力争当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人大及代表工作逐步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如比,现在群众到“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室)”向人大及代表反映问题和表达诉求的越来越多,群众的意识普遍增强。

二、基层镇人大工作面临着新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各镇人大工作得到加强、法治建设得到发展,但与新形势下加强、改进基层人大工作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法治需要还有不少差距。镇人大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镇人大干部队伍配备强弱不均,业务水平高低不等,名义上专职、实际上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的单位人大干部因职务晋升、工作调整等多方面的因素,过于频繁,不同程度影响镇人大工作落实。

(二)人大依法履职有待加强。虽然会议期间的“法定动作”基本到位,但闭会期间的“自选动作”被动应对、缺乏创新。有的单位对人大的法定职权和人大工作了解认识不足、学习研究不够,有些工作没有较好开展或完成。

(三)人大代表工作有待加强。镇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学习培训、履职活动等相对落后于区人大代表。进村驻“室”联系群众和接待选民等工作滞后。“三手代表”在镇人大代表中占有相当比重。支持和保证镇人大代表履职任重道远。

(四)群众参与有待加强。群众对镇的关注不高,通过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表达诉求的意识不强,有序体现、管理地方国家事务参与不够。有的群众对人大及代表工作不了解、不关心。

三、加强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新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国家权力机关,面对面与群众联系、实打实做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以习中国特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为中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制度。

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区实际,就加强和改进镇人大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党委领导,进一步加强人大队伍建设。一是争取党委重视,总揽人大工作。人大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镇党委要对人大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份”,重视并总揽人大工作,关心、支持人大行使权力,为人大开展工作创造利好条件。二是配齐配强队伍,充实人大力量。要按照“不参与行政分工”要求,保证人大主席或副主席有足够的精力做好人大工作;

要配齐配强人大办公室工作人员,保证人员专职或至少主要精力投入人大工作。要稳定人大干部队伍,慎防过于频繁而影响工作。三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人大干部要潜心钻研人大工作,熟悉法律法规、精通人大业务、吃透上级精神,把握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办)要加强对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促进镇人大工作不断规范、丰富发展、全面落实。

(二)坚持依法履职,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一是提高镇人代会会议质量。要贯彻落实18号文件精神,合理安排和规范举行每年的二次人代会。要丰富镇人代会会议内容,依法听取和审议、人大、财政工作报告;

同时,结合各镇实际,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二是加强改进人大监督工作。要结合镇党委工作重点、工作难点、群众工作热点,选择具有全局性、代表性的事项,通过听取审议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进行专题调研和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开展精准监督,促进问题解决、提高监督实效。

(三)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一是规范代表履职“平台”建设。要按照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室)建设,将工作站打造成“代表学习的阵地、联系选民的驿站、服务群众的窗口”。二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水平。要强化代表意识教育、加强代表知识培训和拓宽代表知政渠道。有针对性地举办代表撰写意见建议、审议报告发言等培训班。三是积极开展代表履职活动。要认真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接待选民日、代表向选民述职、走访联系群众和慰问困难户等活动,适时开展“代表行”主题实践活动,邀请代表列席人大相关会议和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四是认真督办代表意见建议。要加大人大代表在会议和闭会期间提出的意见建议督办力度,听取镇关于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并督促有关部门将办理落实情况反馈代表、答复群众。五是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完善促进镇人大代表履职的意见,落实无固定收入代表误工补助,评选年度优秀代表;

建立人大代表履职登记制度等,努力变“要代表履职”为“代表要履职”。

(四)坚持,进一步有序扩大参与。一是大力宣传制度。要结合“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制度的重要思想”专题活动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宣讲活动,大力宣传制度的优越性。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及新媒体工具,加强人大及其代表工作的宣传报道,使人大工作深入群众。二是密切联系群众。举行前夕,要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选区联系群众,广泛征求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建议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诉求;

会上,要代表群众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和行使权力。同时,闭会期间也要经常性联系群众,当好群众“代言人、贴心人”。三是实现当家作主。坚持以为中心,创新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真正把话语权、表达权、决定权交到人大代表和群众手中,有序引导和不断扩大群众参与,以制度创新和工作实践保障权力、实现当家作主。(供稿:湾里区人大龚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调研报告3

前言: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实施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大监督,是----法和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职权,是当家作主的权力,同其他形式的监督相比,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法律效力。

一、乡镇人大监督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监督法的指导下,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实效,更好地促进法治建设,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镇人大则无旁贷、义不容辞。但从现阶段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发展情况看,监督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时期人大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监督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课题。

二、乡镇人大监督工作薄弱的原因分析

《中华共和国地方各级和地方各级组织法》对乡镇人大行使职权作出了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尤其是监督职能作用却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情况看,乡镇人大监督工作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体制不顺畅

现在很多地方乡镇一级党委合署办公,联合行文,统一行动,党政不分家的状况比较突出,这就使得人大监督也带来了监督党委的嫌疑,与党领导人大工作产生了原则性冲突,造成人大对的监督“深不得,浅不得,重不得,轻不得”,处境十分尴尬。

(二)认识不到位

人大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律性、规范性、程序性。乡镇人大代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老、人大业务知识培训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理论知识学习浮于表面,平常几乎不过问,遇事才关心。对乡镇人大性质,对如何依法监督的程序一片茫然。有些代表即使参与了培训,当参与监督时又完全抛在脑后。加之在乡镇,街坊邻居都是熟人,导致一些代表在潜意识中有怕得罪人的思想,监督上不敢碰硬,不敢带头尝试,工作起来畏难情绪严重,依法监督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活动较单一

有的乡镇没有配备人大专职人员,即使有的乡镇有专门的人大办公室,有的也只能坐到的办公室服务。加之乡镇人大代表的和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代表工作缺乏积极性、群众对人大工作不了解不配合等原因,导致活动难开展。这些因素制约了乡镇人大工作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人大履职的实效性。

(四)代表素质与执行代表职务的要求尚有差距

乡镇人大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乡镇人大代表是乡镇的组织细胞,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乡镇人大组织建设的质量和监督工作的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些代表的责任感不强,仅将人大代表看做荣誉称号,不能全心全意代表选民;

有些代表文化水平较低,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约定、书写及口头表达能力,不能胜任代表工作;

有些代表的活动能力较差,不能将选民的利益、要求,通过自己的代表活动与其他代表形成共识,缺乏魄力等等。

(五)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条件不足

从时间保障来看,代表若想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必须以主席团的安排为前提。如果不是主席团通知开展的活动,代表所在单位就不会提供时间保障。从经济保障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税的取消,乡镇财政普遍比较紧张,保工资保稳定已是捉襟见肘,于是人大的开支预算被一减再减,一压再压。

三、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监督工作的对策

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乡镇人大要克服监督工作乏力的状况,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实效,开创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关健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理顺关系,树立人大权威

1.正确处理好乡镇党委、人大、之间的关系。乡镇党委是领导机关,乡镇人大是权力机关,乡镇是行政机关。乡镇人大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监督乡镇工作。乡镇党委要增强人大意识,树立依法执政的观念,正确认识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尊重人大的法律地位,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乡镇人大应当主动争取和接受党委的领导,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乡镇党委的领导之下,坚持重大问题向党委请示汇报,保证党委的合法意志能通过人大程序得以实现,并善于在党委的领导下大胆监督乡镇的工作;

乡镇要摆正位置,认识到乡镇是由乡镇人大选举产生,是乡镇人大的执行机关,必须向乡镇人大负责并主动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乡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乡镇人大开展工作。通过理顺三者关系,乡镇人大在开展监督工作上要做到主动争取党委领导,与党委合拍,积极支持工作,与合力,倾情聆听群众呼声,与群众合心,切实做到“有为、有位、有威”,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要抓住大事、要事进行监督,要用多种方式监督。监督中发现问题后,还应善于动用一些处理方式。

2.明确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从人大角度来讲,“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既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同时也是不能互为代替的两个方面。在现阶段,乡镇人大要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做好闭会期间的人大工作。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经常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和调查研究,督促乡镇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法、法律在本辖区内贯彻实施,真正把乡镇人大建设成有权威的基层国家权力机关。

(二)加强建设,提高代表素质

乡镇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乡镇人大工作的开展。为此,必须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乡镇人大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注重理论学习。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一方面,要组织代表学习《----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及人大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代表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熟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努力提高他们的议政履职水平和监督本领,使代表深刻认识到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和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另一方面,人大理论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发本书、开个会、抄笔记”的程度,乡镇人大要积极引导,在每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条件统一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按步骤推进理论的学习。让人大代表充分意识到,对于法律赋予人大的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方式,既是法定的职权又是法定的职责,人大有权也有责任去行使,做到学以致用,行必依法。代表们认识到位,有“法”为据,熟知业务,才能够底气十足的依法实行监督,协助推行工作。

2.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机制。已于20xx年1月1日实施的《监督法》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也是一部加强和规范人大监督工作的法律。它明确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和细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为地方各级人大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制定相关配套的乡镇人大监督实施细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利于形成和完善乡镇人大的监督机制,从而为乡镇人大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机制保障。因此,要以《监督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契机,一方面大力宣传贯彻《监督法》,充分认识其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监督法》精神实质。另一方面,根据《----法》《地方组织法》和《监督法》的规定,制定或完善适合本乡镇实际情况的人大工作制度、办法,如制定《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制度》《乡镇人大监督工作规程》《乡镇人大议事规则》《乡镇人大代表活动制度》等,使乡镇人大监督工作有章可循。

3.完善代表工作管理机制。制定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制度,使乡镇人大代表的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代表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集中代表的建议、意见,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反应,发挥代表作用。

(三)强化监督力度

通过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调动积极性等多种途径,切实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为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奠定基础。重视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作用,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活力。人大监督既要在求新上下功夫,又要在求实上做文章,强化监督工作的“刚性”与力度。要挺直腰杆,放开手脚,敢于碰硬,不怕触及矛盾,不怕伤及面子,理直气壮地行使监督职权;

要坚决克服监督中畏难怕事、避重就轻、一团和气的思想,切实维护----法和法律的权威;

要善于借助群众基础和社会,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刚性。在开展人大监督的重要工作和重要活动时,只要是法律允许的,都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使监督工作直接体现群众的意志。

(四)注重监督方法

由于种种原因,人大监督往往程序性的多,实质性的少;柔性的多,刚性的少。法律赋予人大的质询、询问等刚性手段几乎“束之高阁”,使人大监督有监无力,有权无威,因而群众难以感受到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人大监督必须改进方式方法,讲究监督艺术。一是把监督的连续性和实效性相结合。人大监督有许多问题不是一次视察、一次检查就能够解决问题的,需要多次监督、反复监督,只有通过“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过程,才能强力推动工作的改进,解决问题。为此,在搞好面上监督的同时,要突出监督重点,完善跟踪监督机制。

(五)创新方式,增强监督实效

为真正使人大的监督工作产生实际效果,关键取决于监督工作中提出的建议意见或作出决议、决定后能否真正得到落实,如果决定、决议、建议、意见没有落实,在跟踪上就无从下手。为提高监督实效,在交办建议、意见或决议、决定后,要继续抓紧落实,采取电话催办、书面督办和现场督办相结合的办法,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对每年听取和审议及部门的工作以及把实施人大监督后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取得了什么实际效果,向社会公告其结果,以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监督。从代表建议和群众的意见中,对群众有突出反映,通过督办能尽快见实效,群众有直接感知的实事入手,每年确定几件,全力督办落实,一抓到底。只有这样,乡镇人大的监督工作才会取得明显实效。建立代表监督活动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代表在法律上、时间上、经费上等方面行使代表监督权时有可供操作的具体办法;

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保证代表的“知情权”、“知”,使代表能全面、真实、准确了解的工作;

扩大专职代表的数量,确保代表的工作时间制度,使代表有时间履行自己的代表职责;

制定代表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开展选民旁听人大会议、代表述职、代表小组视察等活动,使代表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乡镇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乡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四

  发展农村服务业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农村服务业作为农村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繁荣和发展对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人都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必将大大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我乡农村服务业现状

近年来,我乡以农村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xx年全乡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250万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1.2%,个体户150个,从业人员1300人。三产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大,增速提升,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局面。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乡共有客运站1家,营业性客运车辆  余辆,20xx年全乡运输业收入达444万元,汽车维修店9家,全乡固定电话用户321户,移动电话用户8750户,宽带用户122户。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乡共有各类批发零售商店102个,从业人员458人。餐饮服务业各具特色,全乡共有餐饮服务企业19个,从业人员74人,小旅馆为主的住宿格局,20xx年全乡商饮业收入达160万元。金融保险业健康运行,全乡金融储蓄机构1家,金融企业从业人员8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275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206万元,保险业快速发展,建立了乡保险网点,从业人员15人。全乡有专业协会2个,成员180人,指导中药材种植和销售服务。 

二、现阶段农村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乡农村服务业,尽管近年来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发展农村服务业的思路还不够明确,体制、机制、政策等还没有完全配套,传统服务产业仍是带动农村服务业的主要力量,总量增长缓慢、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等领域,企业规模偏小,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使农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长缓慢。由于长期缺乏总体规划,农村服务业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这样的状态,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难以取得农村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

2、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交易者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入场交易的买方多为个体农户或农户自主形成的联合体,外地大客商、知名农产品企业少,交易产品以原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3、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在数量、素质和结构上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行业分布上看,从事种植、养殖等生产周期较长等行业的人才较多,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农产品流通人才、农村经济人、专业合作经济带头人和协会带头人相对较少。

4、企业主素质不高。绝大多数三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方式落后。还有一些企业主缺乏做大做强企业、创名优品牌的信心,习惯于小打小闹。也有个别三产企业主法制观念、政策观念、环保观念、纳税意识淡薄,影响了三产企业的形象。

  5、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一是发展速度不快,总量规模偏小。二是质量效益不高,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较少。一批三产企业或是夫妻店,或以家庭成员为主的亲情店,资本总量小,市场竞争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稳定。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率还很低,人们的后顾之忧未能消除,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使得消费率偏低。

三、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业。适应现代服务社区化的发展趋势,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业发展,力争使每个村委会具备简单购物、方便维修、餐饮服务、医疗保健、环境维护等基本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优化配置服务设施,鼓励创办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推动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托幼养老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转变观念、转换职能,加大对现代服务商和消费者的公共服务力度。

2、大力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建立支农服务流通网络和各类协会合作组织,为农村提供优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一是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形成以乡镇超市为重点,村级农资、农副产品店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物流网络。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发展、规范、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做好农产品转化增值服务,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益。大力改善农村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尤其要加强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适应农村的消费要求。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制定完善城镇发展规划,走城市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效益。加快全乡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贸流通、住宿餐饮、金融保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镇)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拓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

4、进一步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研究制定扶持第三产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第三产业。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健全规章制度,必须依法行政,正确行使检查监督权力和职能,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三产企业队伍。教育引导三产企业主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加强对三产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综合素质,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乡镇卫生院创先争优活动季评报告] 乡镇卫生院调研报告 篇五

    xx卫生院认真贯彻落实县委、镇党委“创先争优”动员会精神,以“争优质服务明星,做健康卫生,创群众满意医院”主题活动为载体,从卫生工作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1、争做职业道德表率

牢记全心全意为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文关怀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以维护患者的利益为荣,已损坏患者的利益为耻,全心全意为服务。正所谓大医精诚贵于奉献。选树品行高、技术高、群众支持率高的三高党员为医德标兵。全面提升全体党员争做职业道德表率的积极性。

  2、争做技术进步表率

潜心学习钻研医药卫生技术,追求技术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专业服务水平,追求卓越,锐意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全面提升我镇医疗技术水平。推选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建立健全科室内交流会,院内技术交流、院间技术交流,特别注重同县医院的技术交流,以促进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

  3、争做岗位奉献表率

视病人为亲人,忘我工作,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在应对急险重和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奋勇当先,作出突出贡献;

在单位日常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统计考核中名列前茅。

  4、争做廉政廉医表率

不以职业权利谋私,不弄虚作假,拒收“红包”、回扣,自觉抵制商业贿赂和行业不正之风,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行医,因病施治,克己奉公。

  5、争做群众信任表率

热心服务群众、服务患者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医患关系和谐融洽,在患者满意度测评中,成绩优秀,信任度高。

   6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员理论水平

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将“学习型组织”倡导的学习理念渗透到每个党员的思想中,使“重新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和追求。以搭建学台为基础,构建知识共享、信息反馈、工作反思三大学习系统,营造组织学习的良好环境;

以评估激励为手段,建立“学习型党组织”考评机制,促进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乡镇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结构 篇六

一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搞好产业定位。坚持市场导向,结合实际,选择具有优势的产业、产品加以重点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区。针对目前园区产业定位不明显的现状,重点规划三大产业,一是输变电产业。以迅达电磁线、本港科技、派斯特等企业为龙头,力争3-4年内形成50-60亿的产销规模。二是做大管件阀门产业。以润扬管件、华宇管件等企业为龙头,力争3-4年内形成30-40亿的产销规模。三是做大“三新”产业,以宝航特钢、赛尔达尼龙等企业为龙头,力争3-4年内形成20-30亿的产销规模。同时兼顾做好汽摩配件等产业,最终形成以支柱产业支撑工业发展规模和总量,以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良好态势,让优势产业更优,让特色产业更特,让亮点企业更亮,力争20xx年底工业过200亿,为全县工业1000亿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注重提升产业层次,培育产业链条。围绕加快发展壮大园区,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加快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一方面,围绕产业规划选商,突出产业链条招商;

另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强纵横向的竞争与联合,通过技术的聚集和产品的配套,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竞争力。

三是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竞争实力。围绕不同的产业链做大规模,提高专业化竞争力,以促进企业集群有序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加强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引导企业逐步集中到相关产业区内,以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对输变电、泵阀管件、三新特色产业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与措施,引导同类企业聚集,打造特色工业园区。重点扶植迅达、润扬、沈飞、展圣、玉华等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促进企业竞争力和个体规模的迅速提高。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创建具有良好市场形象的区域品牌。

四是加快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贡献率。客观理性地把握园区项目准入关,合理设置项目进区“门槛”,特别要注重引进项目的成长性和技术含量,着眼项目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孵化器作用, 加快对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重点引进和开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素质提高。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项目支撑,效益至上,增添持续发展后劲

一是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按照园区产业规划,完善进园项目投资政策,围绕提高入园企业的档次和水平,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因素,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项目。围绕现有特色支柱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大产业配套项目,实现产业的集群化、企业的配套化、产品的链式化。 

二是提高项目服务水平。以抓好入园项目的“三率”即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为目标,建立健全项目申办的一条龙服务体系、项目建设的全方位跟踪服务体系、企业开工后的经常性服务体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加强经常性检查和跟踪落实,促进入园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真正使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建得好。 

三是注重项目实际效益。全面梳理进园项目,严格对照投资协议,对迟迟不开工、投资强度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和项目逐一过堂,排查原因,落实措施,该追加投资的追加投资,该腾笼换鸟的腾笼换鸟,该终止合同的终止合同,一定要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完善体系,强化服务,打造投资兴业“磁场”

保持xx工业园和城南工业园的良好形象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除了继续改善园区硬件设施外,还要在强化软环境方面下继续下功夫。 

一是在管理方法上求创新。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将必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交由社会中介机构比如物业管理公司来承担;

引进2-3名高层次人才,探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推动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

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新型管理体制,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的良性循环。 

二是在政策体制上求创新。坚持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真正想客商之所想,急客商之所急,把管理寓以服务之中,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和全程代理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对工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规范、补充和完善;加快各项优惠政策的兑现和落实,让投资者真正享受到优惠,在服务中体现诚信。 

三是在无形服务上求创新。淡化有形政策,强化无形服务,在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的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将企管站、招商办、统计办、劳动所等部门整合到园区办,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样既可达到减人、减事、减资目的,又可使整合后的部门走上市场化运作的路子。 

[关于乡镇农村财务管理的调研报告] 财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篇七

——以xx县xx镇为例

xx镇农村财务管理调研组

从20xx年9月开始,xx镇农经站全体工作人员组成调研工作组,全面参与我镇农村财务管理调研工作,近两个月来,主要对xx镇所辖的9个村委会28个行政村和31个村民小组的农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xx镇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近年来,、省、市、县就如何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相关法规政策,xx镇也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定》,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仍是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主要原因是一些村组仍存在财务管理“不清爽”问题,主要表现在:

1、理财、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在村民自主理财方面,理财小组没有发挥其理财的真正作用,审核数据不严,把关不力,监督管理缺失,怕得罪人,草率签字。

2、仍存在村干部插手管钱现象。“钱帐分管”是财务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但一些村组钱帐同管现象仍然存在。坐收坐支,打白条。备用金取用不规范。

3、农村财务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巧立名目,多发工资,乱发奖金和实物,借支挪用现象严重。有不良债务的产生。

4、招待费等支出超标。普遍存在着招待费用过高的问题。许多村招待费开支过大,严重超标,开支多,赔额多,欠账多已成为村级招待费问题的突出表现。

5、财会人员更换频繁,业务素质偏低。村组会计的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偏低,账目管理水平有限,业务能力不强。大,随班子的变换而变换。。

6、审计监督不力。审计监督力度不够,管理办法滞后。

二、农村财务管理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查看各村组账目,实地调查我们发现,造成xx镇农村财务管理“不清爽”的主要原因是:

1、部分村民理财小组人员与村干部是亲戚朋友,因为与村干部“有情谊”,理财时睁只眼、闭只眼,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对单据上所发生的业务不认真的进行核实,没有真正把好原始单据真实有效的审核关,草率签字,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理财小组对村务、财务的公开工作监督不到位,财务不公开或财务公开搞形式,走过场,公开形式不统一,公开内容与农经站提供的财务公开报表不相一致。

2、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违规操作,把现金存放在自己的手里,权钱绝对集中,财务开支一人说了算。办事不,坐收坐支,普遍白条支出,出纳人员成了“单据保管员”,形成了“谁有权、谁管钱,谁管钱、谁花钱”的混乱现象。有的村主要干部一人手中一个包,谁收的钱谁拿着,收入不上交,收支不分,公私不分,不按时结账。

3、有些村干部,该交的款项不交,打张条顶着。有部分村干部和出纳,自己需要钱或亲朋好友需要钱,不报集体讨论、不与其他人商量随便到村里借支挪用,加大村集体不良债务的产生,从而形成无法收回的死账呆账,使集体经济受到损失,有的村干部在任职期间不认真履职,做老好人,对以前产生的村级债权债务不去清理消化,从而使一些债权债务清收工作诉讼失效,道致集体资金受到损失,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4、部分干部财经纪律观念淡薄,以季节性工作、接送调动人员和节假日办事为由,大请宾客,用公款吃请送礼;

以上级某某领导指导工作和村级之间交流学习为名大办宴席,加大招待费的开支,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以参观科技基地(园)和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学习等考察学习的名义去公款旅游、挥霍集体资金。经常以村民清理沟道、修路、打扫卫生等形式,编造村民误工费增大村集体资金支出,以村干部抓防汛抗旱、护林防火、生态村建设为名擅自扩大误工补贴的发放标准和范围,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5、村组会计的任免不是按照程序推选有能力、懂财务的人员担任,而是由书记、主任、组长说了算,随班子的变换而变换,起不到会计的监督作用;

还有更换人员不交帐,形成“一任班子一本帐”的现象,出现节节帐、断头帐。另外,有些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偏低,不熟悉会计业务,没有接受系统会计培训的人员较多。

6、主要是把关不严,不按政策办事,不按规定审计。如村干部滥发的奖金实物,伙食费超标、乱编制村民误工费等方面的开支,在镇农经站审计时,通常通过了审计。另外审计人员不专业,业务不熟,只要是看到有村主要领导和理财小组签字就给予核销,使一些不符合程序的开支和手续不全的单据都过了审计关,入了账。有时还存在未按时审计,不会审计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做好农村财务管理,需要镇农经站、村委会、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度建设,奖惩机制健全、村民自治等措施来加以推动。

1、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认真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事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基层,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务必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特别是县、乡(镇)两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应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和强化管理机制,想方设法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抓实、抓好,对各村的重大项目建设的决策和伙食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必须由本村联系点组长审核签字认可。充分集中时间和人力,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为手段,认真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彻底扭转农村财务混乱的局面。

2、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根据我镇的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细则,如财务审计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理财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等来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改变过去不具体不规范,有制度难执行的状况。党委要定期听取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检查督促村干部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底。要完善奖惩措施,加重处罚力度,严格做到照章办事。

3、推行财务公开,实行“阳光理财”。一是全过程推行公开。各村年初要按规定制定本村的收支计划,制定的收支计划交村民讨论,并向群众公开。对重大支出项目,由村民讨论决定。对决定后的收支计划向全体村民公开。实行计划执行过程公开。定期把本期的收支实现情况,对照年初各项计划数字进行公布。二是公开方式以公开栏为主。各村要有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对重大事项可推行“一览表”到户公开。三是公开的内容要完整。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水电费、以资代劳情况,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都要公开。四是公开时间要及时。各村要做到村务、财务每月一公开,对多数村民或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专项财务活动和重要的财务活动,应及时逐笔公开,五是财务公开监督检查要到位。农村财务公开工作要做到面面具到,层层把关,确保财务公开工作及时完整全面公开,各村在每月的村务、财务公开中必须镇农经站和村理财小组人员审核,在公开栏公开后须经本村联系点人员检查签字认可方才有效(并附有公开图片)。

4、稳定农村财务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任用、调换、免职等,必须履行考核报批手续。为克服“一任会计一包账”的现象,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档案的统一保管,财务移交时要办好移交手续,财务档案要随钱物一同移交给下一任财务人员。在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素质方面,一是要提高业务素质。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指导,不断充实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并组织好村级财务人员的考试和考核。二是要提高思想素质。广泛开展农村财务人员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敢于照章办事。三是要坚持奖罚制度。对坚持原则、按章办事的财务人员,要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不坚持财务制度、违犯财经纪律、不适合在财务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坚决清除出财务队伍,保持财务队伍的纯洁,促进财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是要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组建和成立专业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农村财会人员,增强和稳定农村财务管理队伍。

5、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查处力度。首先要完善村级理财小组,发挥其监督作用,即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村干部理财、用财、管财行为;

其次,加强群众参政议政意识教育,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第三,经管站、财政、纪检、监察和司法等部门要紧密配合,督促检查村级财务预决算执行方案,严历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在处理上绝不心慈手软,不偏护袒护。

                  

关于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的调研报告_工作报告 篇八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进行帮助和继续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在各级党委`的统一指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司法行政机关具体组织实施,动员社会各界解决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各项帮教措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镇安置帮教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镇安置帮教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镇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各社区、居委会以及牧场都成立了帮教小组。截止今年上半年,镇共有安置帮教对象人,人接受帮教,人脱管,人重新犯罪。已解除帮教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现帮教对象共有人生活困难。

二、镇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总起来看,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置帮教工作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安置帮教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进步。

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衔接工作有脱节,主要表现在司法所和派出所之间相互协调不够,在安置帮教工作上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起来。各居委会与当地派出所衔接不好,居委会的帮教工作很被动,不能及时主动地掌握新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安置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基本上自谋职业。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还有待落实。

(三)在帮教方面,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的帮教小组成员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但对其帮教对象做到“三包”“五清楚”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四)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档案资料不足、档案管理不规范。对刑释解教人员中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存在死角,刑释解教人员脱管人中,有人去向不明,其中人是流动人口。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历史上,我们的行政机关重管理轻服务,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针对其重新犯罪后的处罚力度,而在工作上往往忽视对其思想生活上的帮教,预防和减少其重新犯罪的动因。 第二,镇的基层司法所刚刚建立,许多工作还需进一步开展提高。过去司法助理员都是人员,对司法工作存在着业务上不是很熟悉,其本身工作又很繁忙,往往对安置帮教工作做得不是很细,历史上欠帐较多。 第三,镇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现阶段就业压力很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更加困难。由于经费有限,司法所办公条件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镇安置帮教工作的几点建议 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统一协调好安置帮教工作。只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才能统一协调好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各社区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与门协调好,落实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

(二)认真抓好基层司法所建设。司法所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实施机关,把司法所建设抓好,才能通过司法所具体实施好安置帮教工作。

(三)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安置帮教工作的培训力度。相关工作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起来,才能保证开展好工作。

(四)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安置率和帮教率。现阶段,我镇经济情况,很难做好,由直接安排安置工作。可考虑给予一定优惠条件,鼓励私营企业,农牧场主雇佣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

关于乡镇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九

关于乡镇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决胜现代化的指标要求和十大行动方案,我镇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市容市貌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力争在现代化体系考核中不失分。现将目前我镇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一是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考评办法》,促进城市长效管理措施落实,提高我镇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并最终提升全镇城市管理质量。

二是积极推行镇区单元网格化管理。拟在镇区实施单元网格化管理,各相关单位以部门责任为基础,各司其职,共同管理所属网格。目前,前期工作已完成,只待开会落实。

三是落实商户市容环卫责任制。目前镇区《市容环卫责任书》签定率达96%,社区达93%以上。

四是认真落实督查督办制度。目前,督办案件879件,其中事件743例,部件136例,完成870件,完成率为98.98%,结案率为100%,在全市各乡镇中处于中上水平。

(二)加大整治力度,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一是开展三小车整治。联合交警中队建立车主底册,严格实行“一次半月,二次二月,三次罚没”办法,结合夜间整治,进一步推进“三小车”整治工作。目前,共查扣三小车262辆。

二是开展黑收废清零工作。由执法队与各社区、村相互配合,开展整治活动。目前,共取缔黑收废40余家,与相关社区、村签定责任书9份。

三是规范镇区停车秩序。目前,散发《有序停车告知书》320余份,劝离车辆150余辆,贴单处罚道板停车306辆。

四是开展联合整治活动。组织大小整治31次,包括:镇区大环境整治、绿色低碳示范镇迎检环境整治、黑收废整治、黑诊所整治、环境整治、大环境整治、镇区超门窗经营整治等。上半年,共拆除违章建筑15处1100平方米、披棚(包括遮阳棚、雨篷)2700平方米、开水炉9只、牌210块、灯箱30只,清理木柴、砖块等杂物137卡车,涂刷墙面800平方米、清理水池1个及清淤8农用车。

二、工作目标

以创先争优为强大动力,以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围绕一根主线,三稳三提,深入开展各类环境整治活动,促进环境转型,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化管理。一方面 ,按照“大城市,细管理”的要求,明确监管和责任主体,无隙覆盖,完善长效管理。加强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只有责任人,没有局外人”的氛围,力争在1-2个月将我镇的市容市貌水平提上一个台阶。

三、存在问题

我镇的城管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管理工作与文明城、卫生城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

(一)部分单位城市管理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没有落实本单位城市管理内部机制及构建

城市管理组织网络,对督察督办的消极怠慢,且长效管理水

平低下。

(二)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突破不够。

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市场外摆摊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夜市大排档和临时市场脏乱差、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等仍然存在,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部位卫生死角多,乱停放车辆、城市“牛皮癣”和违章搭建等,严重影响了城市品位。

(三)长效管理的责任和措施未全面落实到位

由于城市管理长效化、常态化举措不足,长效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一些城市管理难点问题“整治时好一段,整治后老样子”,总在“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这样的怪圈中反复。

(四)职责不清,存在管理盲区

重心下移的要求落实还不够到位,管理的细节还有很多缺失,多头执法、突击式管理、执法不规范、效能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保洁范围上存在盲区,如河岸结合处、沿路水塘、城市道板等。

四、工作措施

城市管理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且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十分艰巨。我镇继续把加强城市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夯实文明城、卫生城创建基础。

(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在各单位明确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增强条块管理的互补性,同时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报制度。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全面整合现有执法资源,做好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工作。

二是创新管理办法。根据城市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顺应形势,建立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如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和作业标准、环卫和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细则、城市管理的考核激励和统筹协调机制等等,切实推动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

三是积极推行镇区单元网格化管理。拟在镇区实施单元网格化管理,各相关单位以部门责任为基础,各司其职,共同管理所属网格,促进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确型转变,提高案件处置效率和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是多措并举,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加大整治力度,建立缴扣物品仓库,对低价物品不予归还,高价物品的签订承诺书后归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环卫工人作业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实行城市管理方面问题信息上报制度,使每个环卫工人都成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包括城管队员和辅警)

(二)切实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党委要进一步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重视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投入,尽快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加快镇区地下排水管网、市政道路贯通工程、农贸市场、停车场、环卫设施建设,有计划推进旧城区主次干道改造,不断完善园林设施,提高公园、道路绿化管护水平。通过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三)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引导城管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为服务的宗旨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塑造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二是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大力培养城管人爱岗敬业的精神,强化业务指导和培训,注重规范化操作,提升城管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建立健全业务人员百分考核制度,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城管队伍,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凝聚力建设。开展1—2次拓展训练,促进队员身心健康、挖掘自身潜能、克服心理惰性、砥砺品质毅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增进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瓶颈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流动摊点管理涉及弱势群体利益,关系社会民生,长期以来都是城管部门工作的难点,也倍受广大市民关注。建议采取建设“小贩中心”或设立临时疏导点,实施规范管理,有效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

二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要进一步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针对城中村乱搭乱建多、环境卫生差、社会治安存在隐患,妨碍城市管理、影响城市形象这一状况,把城中村改造列为城市建设重点,制定近期和年度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环境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一方面,要明确各单位管理职责,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规占道、乱停乱放行为,为市民提供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停车场地建设和管理。

五、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各单位协调联动。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完成好各自承担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二是扎实推进“十大行动”。根据既定的镇城管委20xx年“十大行动”方案,各单位要立足本职,各司其职,特别是牵头单位做好详细的计划,密切跟踪工作进展情况,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积极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结合“十大行动”,利用一个月时间积极开展周巷地区、恒源广场、农贸市场、苏沪高速沿线、浦新河、偷倒垃圾、违章搭建等专项整治,争取2月内大幅度提升市容市貌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

四是营造全民参与新氛围。以提升市民素质为重点,有针对地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向市民宣传城市管理的法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提高城市意识、市识和文明意识,形成城市管理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五是完成20xx年示范街的创建工作。

[关于加快推进某乡镇都市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项目调研报告 篇十

都市农业是依托都市、服务都市,集生产、生活、生态,教育、休闲、体验,养生、度假、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不仅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提升传统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xxx镇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 

(一)生态优势。xxx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622毫米,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日照时间充足。我镇东靠黄河,地下水蕴藏量丰富,境内倪伦河、新十八户河、老十八户河、南潘干渠和韩刘干渠纵贯南北,二干渠、三干渠等灌溉工程横穿东西,确保了全镇农业的丰产丰收。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为我镇发民都市农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二)基础优势。近年来,xxx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稳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新发展。在畜牧生产上,大齐肉食公司、沙张乳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我镇畜牧生产的“金子招牌”,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

在瓜菜生产上,巩固发展了以郑官、蛇窝、纸坊、段庄等沿黄村庄为主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蔬菜大棚达1000余个。同时,培强了以孔官、段庄为主的西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5000亩。 

(三)交通优势。xxx镇地处二市(德州市、济南市)二区(长清区、齐河县)的交界处,东隔黄河与省会济南长清区相望。齐南路(省道324线)纵贯镇区,境内有1座黄河浮桥与长清区相连,即将开工建设的济齐黄河大桥在我镇穿过,我镇生产的农副产品二十分钟即可抵达济南市区,交通非常便捷。 

(四)观念优势。xxx镇是一个农业大镇,种植蔬菜瓜果和养殖畜禽的大户较多,他们都有把种养的农产品运输到济南等大中城市的习惯和传统,在思想上有发展都市农业、增加个人收入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 

二、xxx镇发展都市农业的困难和问题 

(一)效益问题。目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有资金、懂经济、善管理的农村人也大都有自己的生意。在农村发展都市农业,把他们重新吸引到田间地头、棚里圈内,只有积极引导、帮老百姓算好经济帐,让他们感觉发展都市农业比外出打工能赚更多的钱,老百姓才会主动去搞种养殖。 

(二)资金问题。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迫使当地必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就我县大部分乡镇的财政状况,用有限的财力去支撑发展都市农业是绝对不现实的。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用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是让老百姓发展都市农业的“定心丸”。 

(三)技术问题。都市农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特色农业,重特色就必须注重种养技术。在xxx镇也有不少种养大户,但他们种养的产品品种上还不够“特”、品质上还不够“优”、技术上还不够“高”。然而,发展有特色的都市农业必须以高科技来支撑。因此,只有着力加强种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加大对都市农业生产者知识性、技术性、培训的力度,才能引导老百姓从传统农业到特色都市农业的过渡。 

(四)市场潜力问题。老百姓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力较差,推动和发展的事物他们常有怀疑心理,这种怀疑不是不分好坏的怀疑,而是对市场前景和经济利益的怀疑。因此,必须研究好市场,做好发展规划,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前景如何,都要让老百姓知道并接受,才能顺利地推广应用。 

三、xxx镇发展都市农业的建议 

xxx镇发展都市农业,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克服存在问题,借鉴经验,结合实际,全力打造品牌都市农业。 

(一)高起点制定xxx镇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划。都市农业发展规划要遵循区域优势性、科学性、基础性以及市场特定性原则,突出都市农业的区域特色,以济南等大中城市需求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xxx镇的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高起点制定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划。根据xxx镇的总体区域分布情况和传统种养习惯,以村为基本单位,选择适合该片区的都市农业经营类型。要从长远的角度定位都市农业特色园区、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等,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注重产品“销出去”与游客“走进来”相结合,通过以点带面,有重点、有步骤、分项目、逐步稳妥地推进都市农业发展。 

(二)着力打造特色农园。这是一项把发展都市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的重要举措,要做好黄河沿岸休闲观光旅游的文章。要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继续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或改造,以建成综合性的片林旅游区,使之成为市民休闲避暑的胜地。同时,以郑官、纸坊、孔官等村为中心,发展有机蔬菜瓜果大棚,尽快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打造蔬菜瓜果示范园区,吸引济南市民前来品尝和游赏。要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在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可探索种植适合在水生长的特色瓜果和花卉,并在黄河沿岸打造一批民俗村,建设一批农家店。可逐步向济南市民推荐双休日来水“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户乐”的系列活动,在运作过程中,农园主可将部分地块出租给游客,平时由农园主负责派人照料,并按租赁者意愿更换、增添园内种养品种,假日则交给承租者享用。承租人可以在此种瓜点豆,浇水、施肥、拔草、剪枝,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享受田园风光,体验收获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同时,镇可以结合特色农产品组织节会活动,达到以节会促销售、以节会树品牌、以节会促招商、以节会促发展的目的。 

(三)着力打造农业品牌。要善于发掘和培植新的名牌产品,选择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的农业产品,积极构筑名牌农产品的推荐平台,通过在济南等大中城市举行各类产品推介会、博览会和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xxx镇优质农产品的对外影响,使济南等市区市民喜欢购买、乐意食用。同时,努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着力培植大齐肉食、沙张奶牛等名牌企业,帮扶企业搞技改、扩规模、创品牌。 

本页网址:

https://www.0519news.com/baogao/diaoyan/62591.html

《乡镇社会维稳调研报告十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 都市文档在线 ✪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445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