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档在线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教育毕业论文十四篇

2022-05-08

毕业论文】导语,眼前阅读的本篇共有45380文字,由葛明志详细更正,发表于都市文档在线!《工作》是埃曼诺·奥尔米执导的剧情片,Loredana Detto和Sandro Panseri出演。教育毕业论文要是你对此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触,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20xx年大学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_高等教育论文 第一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取向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20xx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问卷调查了8所大学的377名毕业生。研究目的旨在考察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与职业价值观。数据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7因子的结构模型,同时本文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我国青年学生择业标准的变迁及其原因。

一、前言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价值观对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术语鉴于上个世纪50年代苏伯尔( 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尽管研究文献相当多,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界定,一种观点将职业价值观界定为个人的内在需求与目的,如罗斯(ross)认为职业价值观使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人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另一种观点将职业价值观视为工作态度的反映,如我国学者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职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成分之一,表现出内涵的丰富性、层次的多样性、个体体验的差异性等特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与人的需要、目的、态度、信仰等有着广泛的联系。wWw.0519news.COm本研究将职业价值观定义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

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采用自编间卷考察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和职业价值观;二是探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我国青年学生择业标准的变迁及其原因。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定额抽样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是参考前人文献研究中涉及的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因素,归纳整理为调查项目,编人调查表。随后进行试测,根据实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33个职业价值观项目,采用特(likert ) 5点计分法;a7。除了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外,问卷还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和就业基本选择情况两个部分。

(二)被试

本次调查的总体为山东省内包括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在内的8所高校的20xx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7份,回收率为94.25%。本次调查的调查时间为20xx年3月一4月,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37.7、62.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分别为25.2, 74.8;不同专业学科所占比例分别为理工类32.6、经管类18.8、文史类20.2、法哲类10.6、医农类 17.80。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对问卷的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的内部一致性a信度系数为0.898。经,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所有题目的cr值均达到显著,即对不同的答卷人有良好的鉴别度。另经皮尔逊( pearson)相关,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各题目与总分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与上述项目中由cr值来判断的结果是一致的,可见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调查的统计结果及研究

(一)职业价值观的因素

经过第一次因素,删除第23和第27两道题目。第二次因素,其kmo值为0.879,表示适合进行因素。根据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 ysis),经方差最大化旋转( varimax)和陡阶法检验(scree test),对33个题目进行因素提取,得到7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素。

第一主成分包括:工作稳定性、领导公正、薪酬合理、福利措施(养老,医疗,公积金等)、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个人发展前途、完善的奖励机制、解决住房、上级亲和力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物质保障和发展”因素。

第二主成分包括:晋升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工作使人羡慕、出国机会、容易成名成家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地位与声望”因素。

第三主成分包括:能发挥个人的特长、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有挑战性和新鲜感、工作的自主性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个人才干的发挥和发展”因素。

第四主成分包括: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企业知名度、人际氛围,归属感、行业发展前景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工作软环境”因素。

第五主成分包括:经常组织外出旅游、自由流动,无合同限制、弹性工作时间、上下班交通便利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工作的自由与弹性”因素。    第六主成分包括:父母意见、所学专业对口、解决恋人就业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专业与亲属的考虑”因素。

第七主成分包括:工作压力和强度、工作环境、工作所在地(如沿海,西部,城乡)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工作的硬环境”因素。

(二)对职业价值观项目的重要性

对量表内的各题目的重要程度进行看出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择业标准依次是:个人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前景、领导公正、人际氛围,归属感、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在这5项中,有3项属于物质保障和发展因素,2项属于工作软环境因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5个项目依次为:工作使人羡慕、经常组织外出旅游、出国机会、解决恋人就业、容易成名成家。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地位与声望、亲属考虑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个人和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工作的人文环境,反而对社会地位与声望等虚名以及亲属的考虑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大学生评价最低的项目(容易成名成家),其平均分数也为3.43,在5点量表上仍然在“一般”的位置。整个职业价值观量表的平均分数也为2.巧,即为“比较重要”,说明问卷中涉及的33个题目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的事后检验

采用事后检验的方法考察可能影响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性别、是否独生、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四个维度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 )。

对不同专业学科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总体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检验发现,在“社会地位与声望”、“工作的自由于弹性”、“专业与亲属的考虑”三个因素中,不同专业学科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视程度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 )。从总体上来说,对职业价值观最重视的是医农类的大学生(m=66.82),之后依次是法哲类(m=68.88)、经管类(m=69.04)、理工类( m=72.46 )、文史类(76.19)大学生。进一步发现,医农类的大学生比较来说,最看重社会地位与声望(因素二)以及专业是否对口和亲属的意见(因素六);法哲类的大学生则对社会地位与声望(因素二)特别看重,且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四、讨论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嫂变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个人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相对于1994年的调查结果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各种福利条件相对于工作本身其重要性已逐渐下降。如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的舒适度不再那么重要。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由于人才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剧,大学生也逐渐意识到个人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条件的考虑。

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另一个突出变化,就是以前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往往比较看重工作单位的知名度高低、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现在这些因素都被列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象是可喜的。一方面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已不再追求虚名,而更加讲究实利;另一方面有利于人才流动,有利于各行业的发展。

(二)不同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总体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来说,对职业价值观最重视的是医农类的大学生,之后依次是法哲类、经管类、理工类、文史类大学生。其中医农类的大学生最看重社会地位与声望以及专业是否对口和亲属的意见;法哲类的大学生则对社会地位与声望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五、结论

第一、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依次为物质保障和发展、个人才干的发挥与发展、工作软环境、工作硬环境、工作的自由与弹性、社会地位与声望、专业与亲属的考虑等7个因素。其中,在性别、是否独生、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四个维度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均未出现显著差异;在专业类型这个维度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医农类和法哲类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明显高于经管类、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

第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标准正在发生着变化。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个人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条件和单位知名度、荣誉等虚名的考虑。

最新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范例_毕业论文 第二篇

摘要 4-6

Abstract 6-7

致谢 8-11

第1章 绪论 11-17

1.1 研究的缘起 11

1.2 文献综述 11-16

1.2.1 国外读写结合研究现状 12

1.2.2 国内读写结合研究现状 12-14

1.2.3 图式理论研究现状 14-16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17

第2章 《教程》的理论 17-28

2.1 《教程》基本情况 17-18

2.2 基于图式理论的《教程》 18-28

2.2.1 内容图式 19-22

2.2.2 形式图式 22-25

2.2.3 语言图式 25-28

第3章 《教程》的应用 28-43

3.1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调查 28-30

3.2 学生对教材的使用调查 30-31

3.3 对《教程》的修改建议 31-36

3.3.1 激活原有图式 31

3.3.2 建构新的图式 31-36

3.4 《教程》的教案设计 36-43

第4章 结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7

附录 47-58

试析网络环境下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重构教育论文_毕业论文 第三篇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技能课,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本科中文专业的教学思路,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且课程内容本身难以生动,致使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就目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现状来看,它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客观需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学生的基础有关,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生源的质量却呈下降趋势,加之应试教育的束缚,应用写作在基础教育中缺乏应有的地位,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生疏淡漠;其次,跟其自身特点有关,应用文格式固定,内容具体,没有故事情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第三,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无法突破传统的模式,教师也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教学双方缺乏互动。因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优化应用写作教学模式,是一个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为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将网络技术与应用写作教学整合,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写作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析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_高等教育论文 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 研究现状 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合理性

论文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xx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wwW.0519news.cOm

1.1大学生就业形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文中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发布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人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发布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素质教育毕业论文范文_毕业论文 第五篇

如果父母或师长告诉你,这件事是不应该做的,那么他就会牢记一辈子.致使他会把他的经验告诉他的孙子,我们丢失了正常能力,失去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的能力.替而代之的是,我们把世界概括成一套简单的题目,头脑中的固定模式从不会使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在我们标准形象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几乎视而不见,所以,当我们把所有劳工领导人归类为势力小人,把所有诗人看作梦想家,把所有家视为虚情假意的欢迎者,就暴露了我们的局限性.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民族的一分子,曾经或现在的受教育者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教育.

对于应试教育有些人可能这样理解:应试教育有利的一面是能加快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但诸如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创造性等则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弊端相当多.

应试教育的最直[本文转载自]接后果是导致教育产品供给的短缺.其结果导致教育的高收费,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架考试的机器,因为它推动着学历教育向前迈进;它使得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为考试忙不停.否则,就会因考试不及格宁被淘汰.在这种体制下,孩子们努力学习知识,以通过各种考试.

学校考试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引导,对学生的激励,在这一过程中起了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当然考试的控制、调节、加速效应是应接作用与学生学习的考试不但对学生学习的促进、调节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它还集中体现着人的智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本恒.但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学校考试出现了异化现象,产生了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化过程相分离的运动.考试本来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手段,却被当成了追求的目的,学生的发展倒成了争取考试合格的手段.考试过程中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却变成了分数关系.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力量,学生失去了自身学习的动力.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

面对如此问题,无庸置疑,考试要改革,考试要面向未来的教育,考试要与社会发展同步,考试要服务与人类的自我特点,这是考试的基本方向.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考试要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创造一个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很多智力好的学生的教育,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第二重视知识的教育,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智商,忽略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对诸多弊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自各自特色”.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500字: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第六篇

 【摘 要】

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奇·福禄贝尔认为:幼儿期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开始的时期,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因为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每个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应。《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人才的成长固然离不开智力的开发,但是,影响成才的并不完全是智力因素,个性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将来事业的成就。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个性及幼儿个性 幼儿的良好个性 巴学园 幼儿园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

 一、绪论

经过在幼儿园两周的保育实习,对幼儿园大致的教育、保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理性认识。

当今多数的幼儿园,毋庸置疑地成了“寄存”幼儿的场所。幼儿园本应是孩子的乐园,但是引导幼儿个性的发展成了幼教界的奢侈品。集体化教育的快捷便利似乎颇受各个幼儿园的欢迎。面对渐渐被抹杀掉的幼儿个性,我对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进行了研究。

对本研究,我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访谈的方法。

 二、本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集体教育为主,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比如: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缺乏过程与目标意识;只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难以提升幼儿真正的兴趣;只关注幼儿动手的能力,而忽视幼儿思维的参与;处理不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影响幼儿主体的发展。

50年代,前苏联幼教研究工作者把“学前教学”这一概念引入幼儿园,形成了以作业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模式。教学被看作智育的主要手段,被定义为“发展儿童的熟悉能力,用系统的基本知识武装他们,按《幼儿园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培养他们的技能和技巧的有系统、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过程”。这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学习被看做接受由教师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这种接受面广、效率高的集体教学,就被视为传授这种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捷径”。随着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熟悉到: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由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经验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与现象对于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承认和尊重幼儿学习中的个体差异。80年代以来,人们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能力大小、强弱的差异及个性差异,发展为发展速度、认知结构特点的差异。这使人们熟悉到,要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就必须使教学内容、进度和方式方法,适合每一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进度和特点。这种新的教学观、个别差异观,帮助我们熟悉到了集体教学对幼儿学习主动性发挥的局限性。集体教学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内容的组织形式。在集体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无法真正满足每个幼儿学习的需要,因而不利于每个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之引入幼儿园,曾经发挥过进步作用。“作业教学的引入幼儿园,对培养儿童有组织的行为、发展他们的熟悉活动、教他们学会遵从成人的指示,从而做好儿童的入学预备,的确起过良好影响,作业教学在历史上的这一进步作用是应予以肯定的。今天我们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全盘否定其存在价值。尤其是我国的幼儿教师大多有着比较丰富的集体教学经验,让她们用其他教学形式来完全代替集体教学,是短时期内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集体教学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我们应该在认清其局限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其优越性,以适应的需要。

保育实习期间,有这样的三个“问题儿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因为靠近他们,我才真正感受到现在幼儿园体制的缺陷——用同一把钥匙是打不开所有儿童的心门的。

乐乐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女孩,小伙伴们不喜欢和她玩,老师也放任自由。于是,她乘上手工课的时候自己偷偷躲在顶楼玩娃娃家。对于这样的特殊儿童,作为教师,应该多给予关心,满足她对爱的需求。

锐锐因为过于成人化的外在引起我的注意。平时显得孤僻,冷漠。老师们给他的评价是“与老师斗智斗勇的坏孩子”。有一次,保育员给小朋友们梳头的时候,木梳掉在地上。经过的幼儿没有一个意识到,只有锐锐经过的时候顺手捡了起来。当时,我就觉得其实他的本质并不坏,偷玩具的行为只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障碍,而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我发现全班小孩都有全家福,唯独锐锐的全家福上只有他和妈妈。所以,小孩子的心理发展缺陷也是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可是又有谁真正地去了解过他的成长了呢?

浩然因为没有良好的午睡的习惯,几乎天天要被老师批评。这天他被罚不准起床,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今天又没有睡觉?”他告诉我,他睡不着。我就告诉他,那么从明天开始把眼睛闭起来假装睡。他答应了我。第二天果然见效,他不仅没有被老师批评,而且真的睡着了。由此我感慨,幼儿是需要你用心交流的。并且,集体午睡这样的规定,也是不够人性化的。

幼儿园一个班级平均有三十个孩子,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可是在平时又有多少幼儿是真正被关心的呢?有多少幼儿的心理是真正被了解过的呢?我所耳闻的是老师声嘶力竭的指令声。“杀鸡儆猴”也成了幼儿园教师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呢?幼儿的天性就这样一点一点葬送在集体化的教育中。我们不是生产的流水线,所缔造的不是统一规格的灵魂。

因为看了一部叫《小人国》的纪录片,我对“巴学园”这个名词产生兴趣。

一本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被悄悄地翻译成中文,那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译本,但是有幸读到过它的人都曾被深深地惊喜和感动——居然有那样一座由六节车厢组成的“巴学园”,学生们每天带着“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饭菜当做午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心情自由选择要上的课程,还有跳着校长发明的韵律操,晚上在学校礼堂里露营,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小豆豆啊!多年后,重新被引进出版的“小豆豆”不知不觉地爬到了畅销书榜的前列,并且两年来一直旺销,至今势头不减。这个日本小女孩的成长故事不仅再次紧紧抓住了中国孩子们的眼睛,也俘获着更多的成年人的心。

中国的孩子很辛苦,世界上都承认,早在我们当孩子的80年代,减负的论调就已经多有谈及了,快三十年过去了,减负的后果还是应了人们当时的一句玩笑话——“减负之后,还是正”,我们的下一代还是没有能轻松快乐地成长起来。所以,看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真想在现实的“巴学园”里学习生活,遇到一位像小林宗作一样的校长。这本讲述黑柳彻子童年真实经历的作品对于今天的教育体制与环境下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他们热切地关注着小豆豆的故事,好奇地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送我去这样的学校?孩子们也许无法理解,其实学校本身没有什么神奇之处(除了校舍是由六节车厢组成的这一点),创造奇迹的是小林校长和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的父母们。他们抱持着最为真挚和宽容的心,成为孩子们童真的守夜人,在深沉的暗夜之中,为孩子们点亮前行中光明。从某种意义上说,《窗边的小豆豆》再次被引进出版正是在召唤一种“儿童本位”教育精神的回归,让孩子们更多地去自我成长,而非一种在长辈规划下的“被成长”。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做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塞林格描绘的场景一样:所有的孩子们生来就该在一大片麦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和玩耍……但是,当他们一不小心,当他们终于要“没办法小心地”临近悬崖边缘、面临某种掉落下去的危险——“我”就愿是麦田里永恒的守望者,一次次地伸出手臂、一次次地拦住他们。

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在召唤着一种“儿童本位”的教育精神的回归,那么手头这本刚刚出版的《我亲爱的甜橙树》则是在宣扬着一种“童心回归”的互动理念,当孩子们在麦地中奔跑玩耍,作为家长的你,不要孤独地做个守望者,不妨忘掉自己已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中年人,此时让童心得以回归,尽情地参与到他们的奔跑和玩耍中来,让他们真心觉得你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是他们的伙伴。就像书中的那棵总是倾听主人公泽泽说话的甜橙树,和那个把泽泽当做朋友一样的葡萄牙人,在他们的心中,泽泽并非是满脑子恶作剧的坏孩子,他内心生长着最难能可贵的善良的种子——因为圣诞节受不了爸爸失业后的悲凉的眼神而去街上擦鞋只为了给爸爸买一包香烟使爸爸高兴起来;班主任长得不美,别的老师有花收,而她没有,泽泽没有钱就从花店偷花送给老师;泽泽还喜欢逃课,常和一个卖艺人一起卖唱,只为每次能够从艺人那里得到一张歌谱,送给爱护他的姐姐……在艰难的生活面前,甜橙树和葡萄牙人成了泽泽生命中守望相助的伙伴,他们没有给予泽泽什么实际的物质的支持,但足以让在泽泽快乐地忘却生活的艰辛,因为他们给予泽泽的是一种可贵的交流、一种倾诉,一份能够忘却孤独的友情,这比优越的生活更让这个孩子感到快乐。所以,我知道了为什么当小说写到甜橙树被砍伐、葡萄牙人死于车祸时,所有读到这里的人会痛哭流涕,他们是为死者而哭,更是为活着的人而哭——为泽泽而哭,他们离开后,还会不会有人这样温柔地对待这个可爱的男孩呢?与他一起聊心事,带着他去兜风,在他生病时,为他送来温暖……这个故事在作者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心中酝酿了整整42年,最后用12天的时间写成。与黑柳彻子一样,这个故事有着作者童年的印记,这既是献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也是时过境迁后,一封写给每个童年已逝的成年人的书信,它以孩子的视角带着每一个成年人回味着逝去童年的阵痛、忧伤,还有甜蜜,也许你是幸运的,曾有一棵树、有一个人走进你童年的岁月,将这些阵痛得以过滤,忧伤得以抚平,甜蜜得以分享,实现一种真正完美的成长!如果你已为人父、为人母,如果你有幸也读到这个故事,不妨从今天开始,让童心重新回归到你的心里,和孩子一起成!

无论是小豆豆还是泽泽,无论是巴学园还是甜橙树,两部来自不同地域、风格决然不同的作品,在有意思的讲述中向我们每个正在童年或童年已逝的人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无论何时,在内心的深处,我们都要留下那么一点温柔的空间,让童心得以安然地安放!

李跃儿创办的巴学园受的是黑柳彻子的影响,提出“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简短的话,却道出一番真理。我们的幼儿园应该去适应儿童,并且是适应每一个儿童。幼儿园应该实行小班制教育,幼儿多则不易被重视。巴学园式的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虽然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但是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撒手。教师应该隐形地把握好尺度。每一天,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每一个幼儿交流。面对问题儿童,也要现实出足够的耐心,去了解事情的本质,再去评价幼儿的行为。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游戏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所以,教师要尊重幼儿在日常生活环节中的自发游戏,尊重幼儿的自发探索过程。《纲要》中指出,孩子是通过游戏及其一日活动来学习的,尤其是游戏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同时,很多幼儿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是通过集体活动教出来的。而是与生俱来,并在一次次的个性化创新活动中获得巩固和发展,成为稳定的品质。其实,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就可以在一日活动细节中发现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时,教师所要做的是积极的关注和采取适当的态度呵护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行为,而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遏制。

倾听孩子的声音,有时候,孩子的很多行为并不象上述案例中那样能让人直接看出其探索过程。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是不计后果的,甚至能造成破坏性。这时,我们就不能仅仅从孩子的行为表面直接作出判断,而应该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和思考过程,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引导孩子的思考。《纲要》中指出,教师的角色定位不但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还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不但自身要关注孩子的一日生活全过程,善于从细节中正确把握教育契机。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细节,学会在过程中思考,从而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孩子个性发展是在其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在天性的展现中我们才能把握孩子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而孩子的天性更多体现在一个个生活细节和各种自发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发展的趋势去关注幼儿生活过程,关注寻常时刻,学会了解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除了幼儿园本身需要改革之外,家长的传统思想也应该解放。我想,即便现在创办了许多所巴学园式的幼儿园,硬件软件条件都很充沛,有许多家长还是不愿意选择这种新式的教育方法。有许多家长不能够接受孩子玩沙坑的时候把手和衣服弄脏。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学前教育,我们就有义务把这种巴学园的思想广泛传播,让大众对其了解、接受。坚持以下理念:

一 以幼儿为本,注重幼儿个性培养。

二 营造和谐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三 创新活动,拓展个性教育的空间。

四 发展特长展示个性风采。

五 开展个性化教育,优化发展幼儿个性。

六在、和谐、自由的宽松环境里,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结论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幼儿园是一个提供各种各样鞋的场所,而不是一个托管所。提倡巴学园式的个性化教育是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保证。不要让传统的集体化教育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包括幼儿人格品德的发展,也与个性化教育密不可分。孩子的每一个时刻都应该被关注。

 参考文献

1.《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叶奕乾,孔克勤主编。

2.《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玛利亚·蒙台梭利著。

最新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第七篇

隐约体会到了漫长的求学过程中自己的一点成长与进步,以及这篇论文所凝结的诸多人的支持与帮助。首先,也是最需要感谢的是我十分景仰的导师--姚伟教授。三年前,姚伟老师不嫌学生学识鄙陋,提携并接纳我于“芝兰之室”,引领我走上一段崭新的学前教育研究的朝圣之路。在跟随姚伟老师学习的三年之中,老师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敏捷锐利的思维给我深刻启迪。记得第一篇小论文粗稿初成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用红笔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从论文标题到论文逻辑结构,甚至是一些我自认为无伤大雅的措辞与句读,都给予了精心斧正,往复修改,几易其稿终得以发表。博士论文的写作从最初的选题到最终的完成,亦得益于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宽厚的鞭策。

老师时常给我推荐文化相关的书籍与文章,指点我怎样理解“文化”,论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倾透了老师太多的心血与对学术的精勤不舍。生活中,老师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至诚至善的为师之道亦带给我精神洗礼。老师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给予的谆谆教诲、细心关照、无私帮助,都将成为我终生前进,以及永远感念师恩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思想成长、学业进步以及论文的完成还得益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老师们的帮助。感谢柳海民教授,在亲授的“当代重大教育理论前沿问题”课程中,不仅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更打开了我的研究思路。感谢于伟教授,在“教育哲学专题研究”以及“儿童与教育的意蕴”的讲授中,让我对教育与儿童有了更为形而上学的理解。感谢曲铁华教授、杨颖秀教授、杨兆山教授、饶从满教授、周霖教授在论文开题报告会及预答辩过程中对我博士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老师们身上所展现的学者风范深深感染我的同时,也成为我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标尺。感谢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缴润凯主任、张泽东主任、张立新主任,以及吴方旭老师、葛聪攀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的关心与照顾,让我深感“园长之家”的温暖。还有教育学部的马卓老师、牛利华老师、闫文学老师、贾小平老师,等等,在此,一并谨致谢意!

“面壁十年图破壁”,只是这十年,如果没有几位恩师的提携与教诲,不知我如今会在哪里,也不知会有怎样的十年。八年前,我敬重的邢利娅教授曾在一次闲谈中鼓励我,“男孩子,趁着年轻,把博士读下来”.说实话,当时懵懂的我在最初的专业学习与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还不曾有过清晰的描绘。然而通过聆听老师的讲授,接受老师的论文指导,我开始对学前教育产生兴趣和热爱,并坚定了我“永走学前朝圣路,愿做童年点灯人”的信念。是邢利娅老师像一个“额吉”,把我扶上研读学前的“马背”,感念老师的启蒙与鼓励!后来,我又有幸遇到但菲教授和李爱秋教授,两位老师对学生的至诚至爱是无以言表的。忘不了但菲老师教我怎样做科研,发表论文;忘不了老师在我情绪焦躁时的谈心对话;忘不了老师在我备考前特意送来热乎乎的八个茶叶蛋……太多太多的忘不了,也让我学会了太多太多。李爱秋老师“思想并蓄”的心胸和独到的思维角度让学习的课堂成为头脑风暴的集散地、思想自由的活跃场。在宽容的研讨氛围中,我们可以享用最充分的自由去想象和表达,让我们发觉思想竟也可以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也正是在但菲教授和李爱秋教授两位恩师的推荐下,成全了我读博深造的梦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老师不仅授我以“真理”,更为我搭建了再次放飞理想与获得重生的平台。师恩不忘!

在读博期间,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对于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多关心与帮助,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态度也深深地熏染着我。吴琼师兄宽厚待人、高标处事的风度,以及在事业上兢兢业业与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断激励我努力前行。师姐于冬青老师和张宪冰老师话语不多,但在合作共事时,常常为我学业考虑,与师姐们的合作研究也让我受益良多。师姐焦岩岩迎接我入学、传授我读博心得、赠送我专业书籍。学姐张妮妮以不同的方式催发我研究灵感,给予我写作建议。学姐王小溪仅年长我一岁,却总称我为“孩子”,学习、生活之中亦视我如“弟弟”一般。学姐周智慧常常从远方打来电话询问论文进展和生活近况,对我的学业、生活也是关爱有加。同届的万慧颖是伴我走过三年苦与乐、甜与涩、笑与泪的战友,我们一路同行、彼此鼓励、彼此搀扶、有如“二人三足”,为着相同的梦想携手并进。

对小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八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校廉洁教育,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腐bai从小抓起”并无不当,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举措。20xx年10月,第58届通过了《反腐bai公约》,其中便包含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实不能仰赖学校廉洁教育来解决眼前的腐bai问题,但是从反腐bai的艰巨性、长期性来看,则必须看到学校廉洁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廉洁教育正是着眼于未来的考虑。

当然,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成人环境、社会风气是不能轻视的影响教育的条件,但我们不能因为成人社会存在着问题而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成人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恰恰反证了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在反腐倡廉等教育问题上,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成年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对未成年人有教育影响,同样也会产生相反的影响作用,那就是未成年人的行为思想也会对成年人发生教育影响,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高比例的城市里,更不能轻视这种倒置教育影响。如果对未成年人进行廉洁教育是成功的,势必能促进家庭、社会廉洁之风的形成。根据有关国际组织公布的20xx年度世界各国腐bai情况调查结果,最清廉的国家是芬兰,清廉与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高不可分,而芬兰公民的道德素质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从儿童开始的公民道德教育。

小学教育除了对小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之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做人的道理。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基础之阶段,因此如果此时对学生进行反腐廉洁教育,必定为他将来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扎实的基础。芬兰的案例告诉我们:正是小学阶段注重公民德行的养成,着眼于人的品格的教育,所以才会取得如此大得成绩。

二、课题的界定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廉”是教化的根本。廉正,意为廉洁正直;廉洁,意为廉洁;廉明,意为廉洁而清明;廉洁,意为不昧金,不贿选,不攀比,不贪占。对小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什么样的人,认同廉洁,以廉洁为荣,使廉洁的观念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中去,然后随着一个人求学层次的提高,各级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的廉洁意识,那么廉洁就会成为学生成长中人格的重要部分。

三、研究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清正廉洁做人的基本品德教育和感召教育,是社会廉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廉洁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条件,也是实施反腐倡廉长远战略的基础性建设。根据即将颁布的《青少年廉洁教育大纲》,它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1、理想信念建设工程。教育关系到人一生的成败,教育公平是社会平等的基础。我们遵循教育规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切实开展以为主导的廉洁文化教育,面向全体青少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传统教育、形势教育、“与英雄人物面对面”、“廉洁在我心中”等活动,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感染力,从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人生信念,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贪的良好校园环境。

2、基础道德净化工程。切实加强以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廉洁文化教育,围绕诚实守信、公道正直、从善如流、嫉恶如仇、珍惜名誉、恪守情操、自律自省、慎言慎行、勤俭为荣、贪奢为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等主题积极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道德情操,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全的完美人格。

3、传统美德强化工程。在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百姓“清官”情结的廉洁文化以其正义的力量深受人们的爱戴。通过认真研究、利用、挖掘包拯、海瑞、于成龙等清官廉吏、廉诗、廉文、廉谣、廉戏、廉洁格言等脍炙人口的文化精髓,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积极宣传当代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杨业功等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让青少年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具有像他们一样的境界、一样的情操、一样的忠诚、一样的执着,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努力把崇尚廉洁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潜意识的、自觉的行为模式、道德习惯和内生式的品德修炼和道德操行。

4、法制防护督察工程。拓宽廉洁教育领域,通过举办以“廉洁清风进校园”为主题的廉洁漫画展览、学唱廉洁歌谣、观看反腐倡廉影片、开展主题队会、举行诚信故事演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促使青少年学生增强反腐倡廉意识,营造良好的不昧金、不攀比、不贿选、不贪占财货、不损公肥私的清正廉洁氛围,将监督作为一种警戒,一面镜子,进一步端正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研究的基本原则

廉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对廉洁的信仰和追求,使廉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要,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其核心价值观是务实、为民、清廉,充分体现了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道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为使清廉之风吹进学校的每个角落,根植在孩子心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廉洁教育转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在廉洁教育中我们要坚持“主体参与、情感体验、积极创造”的实践法则,坚持“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事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准则,坚持基础性、实践性、融合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的操作原则,并做到:

1、坚持全员教育,与开展“六风”建设相结合。学生廉洁教育要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廉洁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和师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建立起廉洁文化的育人机制;要以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使教育活动成为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事物,通过日常的耳濡目染、雅俗共赏和寓教于乐,使“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念和良好风尚在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坚持正面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要根据、省、市、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严格遵循学校正常教学计划,不额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把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及要求自然地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使两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要广泛宣传新时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的模范行为,不断激发全体师生参与廉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正面合理的教育与引导,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灌输浸润,使诚信立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把廉洁建设的客观要求变成全体学生的主观愿望。

3、坚持整合教育,与课堂各类学科教学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善于整合各学科教学中的廉洁文化因素,善于整合学校网络资源中廉洁文化的要素,设立廉洁文化建设平台,制作廉洁文化网页,竞聘廉洁版主,及时发布有关文件精神、活动信息和廉洁警言;要有意识地挖掘、开发、利用廉洁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安装廉洁游戏软件,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4、坚持和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廉洁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利用学校落地横幅、教室黑板报、画廊宣传栏、主题班队会、勤廉故事文化墙等阵地,采用知识竞赛、电脑小报比赛、心得体会或征文竞赛、网络互动式交流、交互式传播等形式,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借助校园文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使广大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受到廉洁的教育和熏陶。

五、研究途径

廉洁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渗透式的人性教育,不是那种纯粹课业式的知识教育(尽管廉洁教育中也包涵着知识)。因此廉洁教育不应以课程为形式,不应以增加课时为手段,不应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廉洁教育与现有的德育课程结合起来,渗透于学校所有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学生参加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在学科教学中教化。学生的廉洁文化意识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廉洁文化的相关内容,用具体、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耐心、细致的方法“传道、释疑、解惑”,培养他们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强化“廉洁可敬、贪占可耻”的社会意识,引导他们全面科学地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内心追求诚实、守信、简朴、正直、清廉等做人的根本和美德,从行为上坚守和光大中华民族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2、在典型教育中感化。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社会的中坚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的形象把抽象的说理变成了活生生的事例,使教育更生动、更具体、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也使教育更富感染性和可接受性。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及时拉近全体师生与这些先锋模范人物的距离,既注意营造一种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氛围,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又要让师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甚至内心的冲突,将廉洁的要求逐步转化为自身自觉的需求,促进师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要我为”提升为“我要为”;要善于挖掘涌现在师生身边的凡人小事闪光点,以小见大,积少成多,不断提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能力。

3、在校风学风中优化。良好的校风学风是对课堂理论教育的肯定和强化。因此,我们要坚持“环境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校园环境,让每面墙都能传递出崇廉尚洁的信息;要创造条件开通廉洁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手机方便、快捷、适用、直接以及覆盖面广等功能,进一步加强廉洁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力度,让每位教师都能用高尚的师表形象杜绝拉关系、走后门、谢师宴、见面礼等不良现象,在注重学术研究、专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用良好的教风促进言行一致、公平公正的清正廉明的良好校风的形成,用优化的校风和教风促进良好的学风和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形成。

4、在多样活动中深化。针对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可结合班队活动,分层设计、组织开展各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可采用快板、小品、相声、电脑动画、命题答辩、专题讨论、电视短片、歌谣比赛等形式组织开展廉洁故事比赛、廉洁文化知识竞赛、廉洁趣味竞猜、廉洁歌谣大家唱、情景剧表演等启蒙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从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5、在社会实践中强化。课堂上灌输的廉洁理念能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并最终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各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把廉洁教育的全过程交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等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因地制宜组织开展诸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廉洁漫画大赛、廉洁诗词诵读、廉洁故事读后感评比、廉洁之风图片展、书画展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思考、领悟、陶冶和净化,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体验过程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内在品质,并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

6、在家庭教育中净化。家是我们中国人心中一座永不坍塌的亲情丰碑,是一个毫发般纤小又山岳般硕大的文化座标。为使学校精心设计组织的正面德育内容不至于在家庭教育中出现教育效果的抵消和内耗,我们要充分发挥各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切实加强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相互沟通,积极推动“家庭助廉”教育工作,开展“廉洁家庭”承诺和创建活动,帮助家长牢固树立“先学做人,方能成人,再能成才”的意识;可通过父母孩子共同收集一个廉洁故事,共同撰写一篇廉洁心得体会,共同出一期廉洁电脑小报,共同参与一次反腐倡廉漫画或书法大赛,共同阅读一本廉洁教育书,共看一部廉洁教育电影,共唱一首廉洁教育歌曲,共同在校园网站所开设的“在线访谈”、“廉洁视角”、“热门话题”、“版主点题”等栏目中就热点话题进行毫无顾虑地发言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正确认识并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畸形游戏规则和各种错误庸俗观念。

7、在社会生活中深化。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一面社会的镜子。未成年人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思想道德建设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权力制约机制,维律的权威和社会的公正,真正构建成反对特权、反对腐bai、崇尚廉洁的和谐社会;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作用,整合优化社会智力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对清正廉洁的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开辟并建设好社区内“崇廉尚洁”教育专栏,在社区活动室布置廉洁字画,在阅览室陈设廉洁报刊,在主干道附近设立廉洁格言宣传牌;要发挥廉洁教育基地作用,广泛开展亲情、楼宇、公园、广场、网络等廉洁文化特色创建活动和大众化的廉洁文化艺术周活动,努力烹制合乎各类人群口味的“家常菜肴”,使人的心灵在观赏艺术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净化,成为廉洁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充分享受者。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中期预期成果

我们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创新教育载体,搭建各种有效平台,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我们要在不断完善各校校务公开公示栏的同时,建立学校廉洁文化宣传橱窗,建设廉洁文化图书角、文化园地、书画展、廉洁文化建筑小品、亭台墙廊、石刻雕像、园林造型、警句格言等廉洁文化景观,组织开展廉洁报告会、故事会、童谣创作、童谣传唱、廉洁笔会、游园灯谜、演讲比赛、辩论大赛、读书征文、文艺表演、新闻报道等群众性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不断提升廉洁教育的文化品位,形成全员参与的廉洁文化的长效机制。

2、最终预期成果

廉洁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的结合,一方面体现在德育活动中,在少先队的领导下开展较有影响的观摩活动,让廉洁的种子不断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廉洁的品性,同时在小学廉洁教育活动中起引领作用,从而影响家庭社会,起到“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共创廉洁社会效应。一方面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的教学,组织学生讲廉洁故事,结合艺术课的教学,开展了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竞赛等类似的文化渗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还将形成固定的廉洁教育教材、教案、课堂实录、论文等资料,起到示范作用。

七、研究对象

连元街小学一_六年级的学生

八、研究方法

1准备阶段:   调查法 测试法  文献研究法

2、课题启动阶段:行动研究法

3、中期总结:  调查法 个案分析法 文献研究法

4、成果证实阶段: 行动研究法 调查法 测试法

5、课题总结:  活动展示  论文

九、研究时间

20xx年5月-20xx年12月

十、评价成果展示

1、 有关论文 个案研究

2、 学生活动资料

3、 社会评价及影响

高等自考教育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基本规范_毕业论文 第九篇

(一) 行文

用字规范。论文中所用汉字必须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规范汉字,所有文字必须字面清晰,若必须更改,要使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标准校对符号,不能随意涂抺。

段首规范。论文的每一自然段、每一层次单行列示的题序和标题前均按汉字书写习惯缩进(即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专门规定“居中”的除外),而不宜按英文格式悬挂缩进。一般情况下,英文文字的首段左边应顶格,但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左边需空两个半角字符。

字符规范。论文中所有英文大、小写一律用“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半角字符。论文中所有中文表述内的标点符号应当统一用全角状态下的字符;而所有英文间的标点符号则统一用半角字符,但均应在标点符号后加一空格。论文中凡是涉及伯数字的一律用半角字符(如12345),而不宜用全角字符(如12345)。

避免背题。论文中凡是单列一行的各级标题均不得背题(即标题出现在某页的最后一行,内容在次页),必要时应强制使用相关软件中另起一页的排版功能。

(二) 正文主体

论文中除“引论(或导论、绪论)”部分和“结语(或结论)”部分不需列出题序外,其他表明论文层级的内容应当统一由题序数字和标题表明相应的层次。若无特别需要,文中不宜用特殊符号来标示论文的各级层次(如:“●”和“■”等)。具体要求如下:

条次格式。条次是正文的第一层次,在标题前以“一、”、“二、”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则标示为:“一、”。题序和标题占一行,段前空一行,三号黑体,加粗,居中,题序和标题之间用顿号间隔(而非下圆点:“.”),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款次格式。款次是正文的第二层次,在标题前以“(一)”、“(二)”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第一款则标示为 :“(一)”。题序和标题占一行,四号宋体,加粗,行首空两格,题序和标题之间不加标点,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项次格式。项次是正文的第三层次,在标题前以“1.”、“2.”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则标示为:“1.”。题序和标题占一行,小四号宋体,加粗,行首空两格,题序和标题之间用下圆点(用英文全角“.”)间隔(而非顿号:“、”),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目次格式。目次是正文的第四层次,在标题前以“(1)”、“(2)”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目则标示为:“(1)”。题序和标题占一行,小四号宋体,行首空两格,题序和标题之间不加标点,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其他格式。当项次下无目次时,也可在正文的同一段落中用“(1)…………;(2)…………;(3)…………。”等的行文方式列举事项。但若有目次时,应在正文的同一段落中采用“包括…………、…………和…………等。”或“一是…………;二是…………;三是…………。”等类似的行文方式。若在文中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顺序词时,其后不能使用顿号:“、”,而必须使用逗号:“,”。

(三) 表格

表格编序。论文中的表格应当统一编序(如:表1),采用方式应与插图和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用拉伯数字,且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每个表格应拟表名,如:表。

表格导入。论文中凡导入表格时,均应使用类似“见表x所示”的导入语,不宜用“见下表所示”。表格导入语不宜直接用于论文各层级的标题中,如:“1.(详见表1)”。

表序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两格,置于表格上方,标为“表x 表”,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表格设计。表格形式全文应当统一,可选用上下有线而左右无线的开口式表格、四边有线的封闭式表格或三线式表格等,设计上应当尽量简洁且排列整齐美观(如表内出现换行时,即可考虑取消页面设置定义的“间距”限制)。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相应的计量单位,或者在表头靠右边注明相应的主要计量单位(如“计量单位:元”),右缩进两格。

表内内容。表内文字或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或其他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填注。表格内各项目栏内容(或数据)的字号可根据需要适当调小(宜用小于正文半个字号),但全表的字号应当统一。一般情况下,表内数据来源的交待用注释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别需要时,也可于表底另设一段专列“资料来源:”项(首行缩进,小五号楷体,内容转行时则悬挂缩进两个空格)。一般情况下,表序、表题、表格与表底所附必须的“资料来源”项最好同页,若表格实在需要分页时,表格标题行应当重复。

表格运用。论文中凡运用表格数据时,均应使用“见表x所示”的使用语,不宜用“见上表所示”。

(四) 插图

插图编序。论文中的插图要精选。图序方式应与表格和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统一用伯数字(如:图1)且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若全文仅有一个插图时,亦可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插图导入。论文中凡导入插图时,均应使用类似“见图x所示”的导入语,不宜用“见下图所示”。插图导入语不宜直接用于论文各层级标题中,如:“3.(详见图1)”。

图序图名。插图的结构设计上应简洁且排列美观,线条之间的关系清楚(选用箭头)并尽量减少交叉。图序和图题置于插图下方,标为“图x 图”,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若某插图由若干个分图所组成,则各分图用“图xa”、“图xb”、“图xc”……标出。插图内有关文字的字号可据需要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插图来源的交待用注释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别需要时,也可于图序和图题下另设一段专列“资料来源:”项以及“图标说明项”(首行缩进,小五号楷体)。插图、图序、图名及必须的“资料来源”和“图标说明项”必须排于同一页内。

插图运用。凡在论文中运用插图资料时,均应使用“见图x所示”的使用语,不宜用“见上图所示”。

(五) 公式

公式编序。论文中的公式应标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伯数字连续编序,编序方式与表格和插图统一,如:“(式1)”。公式的序号“(式x)”排在公式版面内容居中并靠右侧,且全文所有公式的右边页距应当相等(可统一右缩进两个字符处理)。

公式导入。论文中凡导入公式时,均应使用类似“见式x所示”的导入语,不宜用“见下式所示”。公式导入语不宜直接用于论文各层级标题中,如:“3.(详见式1)”。

公式格式。公式格式编排时,凡是数学类公式均应使用word软件或其它软件中附带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文本类公式亦可采用其它方法编辑。公式主体应当单列一行,居中,具体公式与表示序号的“(式x)”之间不需要加虚线连接。

公式运用。论文中凡是运用公式时,或者是对公式的某值内涵进行解释时,均应采用“式x中”的使用语,而不宜用“见上式”、 “上式中”、“(式x)中”和“式(x)中”。

(六) 数字

年代标示。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均应采用伯数字,如“20xx年”、“20xx-03-18”和“20世纪50年代”等,但模糊的年代数可用汉字表示,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等。避免使用“本世纪”和“上世纪”,可用“下世纪”。公历年份不能简写,如“20xx年”不能写成“20xx年”。

数值标示。各种计数、计量以及确切的数字均采用伯数字,如“10位专家”和“30个项目”等,但模糊的数字须使用汉字,如“十多位专家”和“三四十个项目”等。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5%~8%”不能写成“5~8%”等。

数码标示。数码千分位使用空格(国际标准),不得使用逗号(美国标准),如“123456元”应写为“123 456元”,不宜写成“123,456元”。负数一律写成“-123”(负号用宋体)。两组以上的伯数字组之间如果没有计量单位,就不宜直接使用顿号,必须用逗号连接,如“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200,250和300件”,但如果有计量单位时,则可使用顿号,如“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200台、250套和300件”。

数区标示。数字和时间的区间不得使用连字符“-”或一字线“—”,而应使用“标点符号”中的波浪线“~”。如:“x的取值范围为0~30”不能写成“x的取值范围为0—30”,“论文写作时间为20xx年11月28日~20xx年5月28日”不能写成“论文写作时间为20xx年11月28日—20xx年5月28日”。但若仅表示年份区间可用连字符“-”(如:“20xx-20xx”)。参考文献页码的区间范围用英文状态下的连字符“-”表示,而不用中文中的一字线“—”与波浪线“~”。

其他标示。其他特殊要素的标示方法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的要求执行。

(七) 其他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中华共和国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华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计量局的有关具体规定执行。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执行。

规范用词。行文时要注意:区分“必须”与“必需”等类似的近似词组;区别“帐”与“账”等类似相形字使用时的微妙差别;统一使用“其他”、“人才”和“惟一”等词组,不得使用“其它”、“人材”和“唯一”)。具体用法可参照中华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xx年12月19日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xx年3月31日起试行)的要求。

其他事项。其他未涉及的论文写作中的有关事项,可参照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87年发布的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执行。

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思考_高等教育论文 第十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诚信缺失   社会诚信环境 

论文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诚信缺失行为,对学生个人、学校、用人单位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高校层面的,也有单位、学生层面的。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完善就业诚信监督机制,共建具有诚信氛围的就业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市场中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并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进行双向选择。那么,除了就业协议中的条款规定外,双方依赖什么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是诚信原则。诚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诚信是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合为一体的原则,具有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的双重功能。违反了诚信原则,除了受到道义上谴责外,还应受到法律的惩罚。毕业生就业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签订合同(协议),这个过程受到合同法的保护,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遵循这个原则,就会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扰乱了正常的就业秩序,破坏了学校信誉,影响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认真理性地毕业生就业失信现象及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对加强以诚实守信为内容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建设诚信的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Www.0519news.cOM 

 1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增加,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各种诚信缺失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时下的人才市场,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这些行为的存在破坏了正常的就业秩序。 

1. 1毕业生准备自荐材料时出现诚信问题—个人自荐材料造假 

纵观这几年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优秀毕业生是单位抢着要,普通毕业生是抢着单位要。有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寒窗几十载,就是为了一个毕业文凭及毕业时能有一份好工作。将近毕业时,他们为了找工作而冥思苦想,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用人单位抢着要的对象呢?怎样才能使自己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呢?于是一些求职毕业生为脱颖而出,不得不重新包装自己,在自荐材料中把自己的某些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方面写得淋漓尽致,不写自己的真实情况,而是夸大其辞地介绍自己,有意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美化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更有甚者竟附上假的相关证明,还有极个别学生在准备推荐材料时伪造本来没有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资格证书等。这些毕业生不如实填写就业推荐表及推荐材料,结果,有的用人单位一核查,就业协议自然也就被解除了。 

1. 2签订就业协议时出现的诚信问题—求职心切喜新厌旧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择业目标盲目、心态浮躁,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时选择几家单位,但最先同意接受并要求与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的单位不一定是毕业生心目中的理想单位,于是,个别毕业生为了保底,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然而,有一部分毕业生在与单位签协议的同时,就做好了违约的心理准备,一旦有更好的单位就会另谋高就。而毕业生违约,事实上造成一些企业招聘工作的失败,就会给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带来较大的冲击,甚至错过了用人招聘的好时机,而影响用人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无疑加大了未签约同学就业的难度。 

1. 3毕业报到后出现的诚信问题—(甚至是上岗见习期)就频繁盲目跳槽 

目前困扰企业人事部的头疼问题就是毕业生的频繁跳槽。曾有一家筹建中的韩资企业经过层层筛选,好不容易从一所职业学校招聘了20个素质较高的机电类的毕业生,企业准备把他们作为骨干力量进行为期6个月的上岗前业务培训,结果有5个毕业生离开学校才三个月就换了三份工作,有10个毕业生业务刚刚上手就陆续跳槽,还口口声声说是出于人生规划或是职业定位的考虑,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较长期的劳动合同。根本不考虑因为他们跑掉后可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的后果。 

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对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及学校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对毕业生来说,这种失信行为获得的是暂时的眼前利益,但它严重影响了个人品行和未来的发展;对用人单位而言,毕业生的失信行为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计划的落实,给用人单位造成工作中的损失;对学校而言,毕业生是学校培养的特殊产品,代表了学校的教育成果,毕业生的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对学校今后的就业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严重破坏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秩序,妨碍了当前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2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不是一个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受社会诚信大环境的影响,又有学校教育层面的原因,还与用人单位的招聘机制和大学生自身的诚信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时间较短,诚信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经济转型时期,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现象,使得守信者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鼓励,反而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在某种程度上、某些范围内成了受益者。这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2. 2高校诚信教育滞后、监督不到位 

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滞后,主要包括高校诚信理论教育滞后、诚信机制不健全、缺乏正确的诚信评价、监督体系,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诚信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在教育的方式上重灌输,轻引导,在教育的内容上侧重理想教育,轻诚信教育。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对于毕业生的虚假行为采取了默许态度。与此同时,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行为的评价、监督制度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力也为毕业生诚信缺失开了方便之门。      2. 3用人单位招聘程序不规范 

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求过高,列出了大量的条条框框使得毕业生不得不“想办法”捏造材料,并且招聘程序不规范、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毕业生的诚信意识缺失。协议双方了解信息的不对等,也是导致毕业生的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双方由于彼此了解不多或一方夸大了某些信息,导致另一方做出错误判断而签订了就业协议,事后反悔造成违约,导致毕业生诚信缺失。 

2. 4毕业生不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毕业生择业心理还没有及时改变,从而导致学生就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第一,就业目标定位偏失。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定位偏高,对不能满足自身要求的单位不屑一顾;第二,强调报酬,忽略付出。许多毕业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安逸的生活和工作,强调高收人。第三,自主创业能力差。大多数毕业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毕业后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被动地适应社会。第四,毕业生诚信意识淡薄。这种行为对自己、学校、用人单位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也缺乏责任感。 

 3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对策 

3. 1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大环境 

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缺失问题的反映。因此,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浓郁的诚信氛围,正如指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道德的熏陶,会形成一种强势,促使人们按照社会上流行的行为方式行事,还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一种氛围,给不愿按照这种方式行事的人施加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这种良好的风气在较长的时期内流行,就会形成不成文的惯例,一种积习,一种行为模式,使人不得不按此行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加强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宣传和教育活动,培育“诚信至上”,以信用取信于人的全识和社会公德,而且与之相适应地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用一整套“扬善抑恶”的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党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明礼诚信”作为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五句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足见诚信问题已经引起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应抓住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机遇,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使全体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为大学毕业生迈人职场创造一个诚信的外部环境。 

 3. 2建立校园毕业生诚信就业监督机制,促进毕业生诚信就业 

  我国整个社会信用规范尚不成熟、制约机制也不健全,高校对毕业生的失信行为惩罚不严,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价机制,学生信用的好坏差别不大。为此,高校一方面要创造条件,把毕业生的真实信息客观、全面、真实地介绍给用人单位。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让毕业生认识诚信的益处和必要性。强化对毕业生的信用监督,对与不同程度的失信者,可以通过批评教育直至处分的方法使他们承担失信行为的责任。在加强就业指导及服务意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就业行为规范的管理,规范就业招聘流程,加大监督力度,要建立严格的就业推荐材料审查制度、各种证书的认证制度、用人单位信息的公布制度。确立严格的签约毁约制度,明确违约责任,防止签约、毁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从根源抓起,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建立起大学生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要进课堂,建立大学生诚信记录,设立诚信奖惩制度等,帮助学生树立并强化诚信意识,激励诚信行为,促进诚信就业。只有就业工作进人一个规范化的教育管理轨道,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促进毕业生诚信就业,搞好学校的就业工作。 

3. 3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增强毕业生法制观念 

要让大学生正确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机制,指导毕业生如实正确填写毕业生推荐表和自荐表,加强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严格发放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并建立毕业生签约管理系统,还要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签订就业协议是一种法律行为,它是双方达成的民事合同,违反协议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3. 4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为毕业生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要与社会各部门、用人单位、学校各级部门、学生及家长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立体的就业信息网,最大限度地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只有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宽了,才能真正意义上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问题。 

  总之,解决毕业生就业失信间题,建立求职中的诚信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只要我们坚持诚信原则,弘扬诚信精神,加快法制和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就业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一定能够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的毕业生就业风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朝着诚信和健康的轨道运行。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500字: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第十一篇

摘要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简述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第十二篇

“调皮”幼儿指的是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 下面是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一般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待这样的幼儿,应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改正其不足,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调皮”的表现

(一) “调皮”幼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组织的教学活动

(二)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

(三)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攻击性

二、幼儿“调皮”的原因分析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1、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

2、专制型的家庭环境

(二)“调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三)幼儿在成长中存在的差异

(四)“调皮”幼儿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一)树立科学儿童观,冷静对待“调皮”幼儿的行为。

(二)客观评价“调皮”幼儿的行为,努力发现 “调皮”幼儿的“闪光点”

(三)创造条件,让“调皮”幼儿有“发泄”的机会

(四)重视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总之,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调皮”幼儿。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应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发扬;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应该应相信他们一定会改正的,同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_职业教育论文 第十三篇

[论文摘要]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降低成本的做法,常伤及大学生的劳动权益。文章仅就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劳动合同订立、试用期、服务期、竞业限制、经济补偿、违约金、劳务派遣几个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自身保护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劳动合同 法律保障

高校扩招政策后,高校毕业生年年剧增,20xx年和20xx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于普通大学毕业生来讲,其就业劣势更加明显,如何解决这一群体就业中的法律保障也成为新的社会热点。本文仅就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基本法律问题作一概要阐述,以期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保障有所帮助。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1.“四联单”、劳动合同与实习协议。“四联单”。高职学生毕业前找到意向单位的,一般都会由学生本人、意向单位、所在院校签署一份就业协议书,俗称“四联单”,“四联单”本质上属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关于就业意向、就业条件的协议书。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须依法约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及劳动保障。劳动合同经双方签署后,毕业生与该用人单位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彼此将受此约束,受法律保护。实习协议。实习协议是在校学生参加实习单位实际工作、进行一定时间实践学习的有关权利义务协议,也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实习只是企事业单位给在校学生提供的一种实践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双方只受《教育法》《合同法》或其他民事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彼此没有建立劳动关系。www.0519news.com

2.合同形式。举证责任。劳动合同书一式两份,劳动者一方须保存好自己留守的一份。如不慎丢失自己的合同书,可以工资条或工资卡、员工卡,或用人单位的招工记录、考勤记录、职工名册等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其中后一项虽有“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但维权时终究会被动一些。罚则规定。依《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自用工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原因未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书的,用人单位应自用工第二个月起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一年内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需支付劳动者相应经济补偿;满一年未签署劳动合同书的将视为双方建立了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并应补签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书。

3.告知义务与知情权。诚信原则。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录毕业生时,应如实告知其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条件及毕业生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反之,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了解其与劳动合同相关情况时也应如实说明,否则,任何一方的隐瞒、不告知或伪造事实,都将导致劳动合同的瑕疵甚至无效,有故意过错一方还将承担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巧用权利和义务。如实告知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毕业生在签署劳动合同时,可尽情询问用人单位相关问题,而对用人单位与工作无关的询问,可以拒绝回答,对用人单位未提及的问题,也无需主动说明。

二、试用期的约定

1.试用期的选择。商议条款。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而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是选择条款,非法定必备条款,若很多学生毕业前在用人单位即行实习,彼此已有一定了解,在劳动合同中可以商议是否需要试用期。限制规定。《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约定试用期。

2.试用期的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最低档工资或者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譬如,合同约定工资或用人单位同岗最低档工资为1300元,而上海20xx年最低工资为1120元,试用期工资则不得低于1120元,且该数额中不包括劳动者的加班费、应缴社保费和公积金。

3.试用期劳动合同的解除。本着职业道德原则,毕业生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毕业生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劳动合同时,须举证说明理由,劳动者无需提供自己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明。另外,举证责任倒置无疑限制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随意性,如无毕业生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证据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一切后果。

三、服务期与竞业限制的执行

1.服务期。出于成本和风险考虑,很多企业喜欢约定劳动者的服务期,当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时,须依约承担违约金责任。毕业生须注意的是:第一,用人单位只能对提供了专项技术培训并负担了专项培训费用的人员约定服务期;第二,违反服务期的违约金只限于用人单位提供的专项培训费用范围,包括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第三,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担的培训费用。

2.竞业限制。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守用人单位商业机密、专利技术。当与用人单位约定了离职后的竞业限制时,应在约定期内(最长不超过两年)不得从事同类或类似行业的同业竞争。否则,违约者不止要承担违约金或赔偿金责任,还有可能被列入业内“黑名单”而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同时,竞业限制期内,用人单位应按约支付经济补偿,否则,劳动者可不受竞业限制的约束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3.违约金的适用。《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唯有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竞业限制约定时方能约定劳动者的违约金责任。另外,在依法约定服务期前提下,劳动者因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并致单位重大损害、违反多重劳动关系限定、采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也需按约承担违约金责任。此外,用人单位不得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责任。

四、经济补偿的适用

1.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在目前就业形势不稳定的环境下,高职毕业生常会被迫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这类因工作任务完成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2.合同到期终止。由于应届毕业生不够了解,用人单位为预防风险往往与新就业学生签订期限较短的劳动合同。根据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续约的,应支付劳动者20xx年1月1日后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经济补偿。

3.赔偿金与经济补偿的工龄计算。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的双倍支付赔偿金(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也即企业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工龄计算与经济补偿工龄计算标准是不一样的。

另外,现实中,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风险和降低管理成本,大量使用了劳务派遣资源。大多数毕业生被用工单位推向劳务派遣机构,间接签署劳动合同,被派遣毕业生和劳务派遣机构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合同期不得少于两年,被派遣劳动者无接收单位时,劳务派遣机构应按月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及社保费。劳务派遣机构可以收取用工单位的管理费,但不得向被派遣的劳动者收取费用,并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支付给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务派遣机构与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和连带责任人。

总之,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国家应多项措施保障毕业生就业中的权利,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保护这一群体就业中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作为劳动者在维护合法权益时,应增强自身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以实现企业生存与毕业生就业维权的双赢。

成教毕业论文:法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_毕业论文 第十四篇

现在,在法国的高等院校中,继续教育论文范文已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普遍成立了继续教育中心(部)、对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进修教育和更新知识的机会。例如,近年来,格勒格诺布尔综合技术学院。每年为企业承担28. 000小时/人的培训任务。1983年,该院与国立科技学院一起,同法国电力公司签订了5年(1983-1987)培训合同5年内为电子公司的1千名核能工程师进行培训。再如,贡比涅工艺大学自创办开始,就设立了“继续”,建筑面积4000m2(教室、实验室).专职教师130人。另有部分教师。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学、应用数学、信息论、电子学等9门学科的53个专业。每年大约接收三百多名来自国内外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干部进行相应的培训。

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校则是法国一所最重要的承担工程继续教育的学校。主要利用晚上和星期六上课,专门培训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它的教学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短期技术学院的水平;第二阶段相当于学士水平;第三阶段相当于文凭工程师以上的水平。学员人校无需考试.没有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免费注册.自由选课,讲授的课程和专业范围很广泛,以单科课程和单科实践形式来组织教学。该校设有400多个单科。每一单科为一知识单元。采用学分积累制每一单科授课50学时.课外辅导50学时。学时为一学分,一学分另需自学200小时每年最多只读三门课程。学员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定学习阶段。

学员拿到规定的学分即发给相应的证书、成绩优秀者亦可攻读博士学位、一般在该校获取工程师文凭需学习八年左右。此外,根据企业要求这个学校每年还举办120多个对象为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员的各种脱产短训班、方式灵活、充分考虑了在职工程师、技术员的特点。

本页网址:

https://www.0519news.com/mianfeilunwen/biyelunwen/78492.html

《教育毕业论文十四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 都市文档在线 ✪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445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8